作物遗传改良的原理
作物遗传改良所依据原理是遗传基本规律,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和连锁交换规律。
遗传基本规律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1、杂交育种方面的应用在杂交育种过程中,主要以遗传的
三个基本规律为依据进行工作。例如依据分离规律,在选用纯和亲本进行杂交时,其F1代表现一致,F2代出现性状分离,就应在F2代选择所需类型,小麦、水稻等作物的杂交育种就是这样;按照独立分配规律,可以预测杂种后代中出现理想个体的比例,以便确定育种工作的规模,从而提高育种工作的成效;依据连锁遗传规律,有些连锁遗传的性状,在种中可作为相互鉴别的标记,如大麦的抗杆锈与抗散黑穗病这两个性状是连锁遗传的,因为鉴定植株抗杆锈病的能力比鉴定抗散黑穗病的能力容易,因此,常常只鉴定抗杆锈能力,就可以同时选得既抗杆锈又抗散黑穗病的个体,提高了选择效率。
2、杂种优势利用方面的应用根据分离规律,纯和亲本杂交,F1代的性状表现一致,F2代发生分离。因此,利用杂种优势时,杂交亲本应是纯和的,
这样,F1代才能整齐一致,以充分发挥杂种的增产作用。同时,由于F2代要分离,所以,
一般杂种优势只能利用F1代,必须年年制种,而F2代植株产生的种子一般不能再做种用
3、良种繁育方面的应用杂种后代产生分离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在农业生产中,因优良品种天然杂交而发生的分离、退化是不利的。为保持优良品种的优良种性,就必须加强良种繁育工作,防止品种混杂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