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仰韶文化是哪个时代

仰韶文化是哪个时代

仰韶文化是哪个时代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

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

其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关中豫西晋南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

遗址坐落在县城北7.5公里饮牛河西岸仰韶村南、寺沟村北的台地上,南北960米、东西480米,面积约36万平方米。

遗址向北可达晴山的山峰之一——韶山。仰韶村村名即取诸仰望、崇敬韶山之义。

仰韶文化的发现与初步研究,是从中国地质调查所顾问、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开始的。

仰韶文化的分期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

早期分三段,5000BC ~4900BC ~4300BC~4000BC。典型遗址有河南省长葛石固遗址、河南省方城大张庄遗址、河南省安阳后岗遗址、河南省浙川下王岗遗址、陕西省临潼零口遗存、河北省易县北福地遗址、陕西省西安半坡遗址、陕西省渭南史家遗址、内蒙古自治区凉城石虎山遗存等;

中期(4000BC~3500BC)典型遗址有河南省陕县庙底沟遗址(其类型分布范围在仰韶文化诸类型中最广泛)河南省邓州八里岗遗址、河北省曲阳县钓鱼台遗址、内蒙古自治区凉城王墓山遗址;

晚期典型(3500BC~2900BC)遗址有河南省荣阳秦王寨遗址、河南安阳大司空村遗址、河南省镇平赵湾遗址、山西省苗城西王村遗址、甘肃省武山石岭下遗址、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海生不浪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