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冯梦龙特点

冯梦龙特点

冯梦龙特点

冯梦龙的特点强调真挚的情感,反对虚伪的礼教.在文学上,重视通俗文学所涵蕴的真挚情感与巨大教化作用.认为通俗文学为“民间性情之响”,“天地间自然之文”,是真情的流露.

提出要“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的文学主张,表现了冲破礼教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特质.重视通俗文学的教化作用,在《古今小说序》中,认为“日诵《孝经》、《论语》,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且深”,通俗小说可以使“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这些见解对鄙视通俗文学的论调是一个有力的打击.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耳犹、子犹,号龙子犹、茂苑外史、顾曲散人、姑苏词奴、平平阁主人等。中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明朝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

冯梦龙出身士大夫家庭,与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明崇祯贡生。崇祯七年(1634年),任福建寿宁知县。崇祯十一年(1638年)任满致仕回乡从事著述。晚年奔走反清大业,未成,忧愤而终。

冯梦龙家多藏书,辑有《三遂平妖传》《智囊》《广笑府》《春秋指目》《古今谭概》《墨憨斋传奇》《七乐斋稿》《燕都日语》《山歌》《寿宁县志》等。所辑话本《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他以其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为中国文学作出了独异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