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巧言机变纵横天下好句赏析
《史记·辩士纵横天下》
本书共13万字,用时18分钟。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商鞅变法\"这一故事情节了。主要讲了战国时期,烽火连天,战乱不休,当时秦国十分落后荒废。刚上任的秦孝公胸怀大志,一心想改变秦国落后的面貌,便招贤纳士。商鞅听到这个消息,来到秦国,说服了秦孝公推行变法。要变法就必须先获得老百姓的信任。商鞅便在南门外立起一根木头,谁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便可以获得十两黄金。十两黄金可是个不小的数目,只要扛一根木头?谁信呢?商鞅见没有人去扛木头,便把赏金加到了五十两黄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位大汉站了出来,扛起木头就走,商鞅也信守诺言,给了他五十两黄金。百姓纷纷认为商鞅可信,便协助他治国,秦国就渐渐富强起来。商鞅的诚信也为后来的\"秦王扫六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变法之保障在于同心。商鞅变法,秦孝公给予了最大程度的认同和支持,可以说,没有秦孝公的支持,没有秦孝公作坚强的后盾,没有秦孝公与商鞅志同道合,其变法难以坚持。除此之外,还有太后、公主等权力中心的重量级人物鼎立支持。只有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最终老百姓才发自肺腑地拥护变法,坚定不移地支持变法。变法之所以富于生机,富有生命,归根到底是取得了成效。
商鞅这个人,他有三点。一他很聪明,想让老百姓都信任他,就想了个点子证明了他说的话肯定算话。二他改革制度不是只想着贵族和官差,主要还是让老百姓们能得到些好处,老百姓就有劲头去种地了。三赏罚分明,打仗有功的人,就可以分封土地。只要有人反对新法,他就按律治罪,就算是太子犯法,照样治罪。商鞅言出必行,赏罚分明,所以他的变法很成功,秦国也一天天富强起来了。辩士是治理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我们也一定要像书中的商鞅一样,不要安于现状,要不断创新,还要学会用委婉的语言提出建议,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