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商鞅”的文章
  •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的当是什么意思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的当是什么意思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是出自《史记·商君列传》中的一句话,意思是\"当时商鞅辅佐他(秦王)时\"。这句话用来描述商鞅辅佐秦王嬴政(即秦始皇)的时刻。 商鞅...

    11-25 165 31 教育经验
  • 予富予贫予贵予贱的意思

    予富予贫予贵予贱的意思

    意思是人可以有巅峰也可以有低谷,酸甜苦辣都要尝。 商鞅的变法虽然容易在短期内奏效,但国家政令的贯彻实行,仅能仰仗予富予贫、予贵予贱以及施用严刑峻法...

    11-24 329 971 教育经验
  • 商鞅是秦吗

    商鞅是秦吗

    商鞅不是秦人,是卫国人。商鞅又叫卫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顿丘(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战国时期政治家、...

    11-23 69 755 教育经验
  • 信是交友之道的成语典故

    信是交友之道的成语典故

    【一诺千金】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11-22 0 904 教育经验
  • 商鞅立木是成语吗

    商鞅立木是成语吗

    成语“徙木取信”,又叫“立木取信”说的就是商鞅变法,立木取信的故事。 说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为了推行变法,取得民众信任,在国都市场的南门立下一根长达...

    11-20 705 244 教育经验
  • 不法古不循今出处

    不法古不循今出处

    1、“不法古,不循今”是商鞅的变法理论,代表了法家思想,要求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法家人士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

    11-20 272 190 教育经验
  • 人无信则不立业无信则不兴,家无信则不和出自

    人无信则不立业无信则不兴,家无信则不和出自

    原句:“人无信不立”,出自《论语·颜渊》,原句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商无信不兴”,为后人附会。 语出《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

    11-20 455 701 教育经验
  • 城门立木典故

    城门立木典故

    意思:在城门前立根木头,谁能搬走就给谁金子,是根据战国时商鞅变法的内容而得到的词语,比喻言出必行的重要。 读音:chéng mén lì mù 典故: 公元前361年...

    11-20 987 997 教育经验
  • 秦国五明君

    秦国五明君

    秦国历史上的五代君主,可以说个个都是明君,他们在位期间很好地延续了强秦的基本方针政策,使得始皇帝能完成祖辈的遗志。 秦孝公时秦国为一边陲弱国,被山...

    11-19 750 145 教育经验
  • 秦国的钱叫什么

    秦国的钱叫什么

    秦半两。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惠文王生十九年而立,立二年初行钱”一事,则是指正式实行方孔圆形的“半两”钱。秦国货币大致有一两圜钱、半圜钱、两甾钱、十...

    11-19 928 76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