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轻折轴意思是什么
群轻折轴(拼音:qún qīng zhé zhóu)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一》。
群轻折轴意思是什么详细介绍
群轻折轴(拼音:qún qīng zhé zhóu)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一》。
群轻折轴指轻的东西积多了,也能压断车轴。比喻听任小的坏事发展下去,也能造成严重后果。紧缩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宾语。
群轻折轴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一》:“臣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故愿大王之熟计之也。”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群轻折轴”。
群轻折轴成语典故
战国时期,秦国的相国张仪发觉齐、楚、燕、赵、韩、魏六国的合纵盟约十分牢固,就辞去相位,想去魏国说服魏王退出纵约,与秦国结好。但魏王知道秦国野心很大,而且不讲信义,因此没有听从。
于是张仪暗中要秦国征讨魏国,魏国战败后,隔了一年又被齐国侵犯,再次失败。秦国于是乘机再次攻魏,先把韩国大将申差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使各诸侯大为震惊。
张仪利用魏国屡战屡败、合纵诸侯国的关系出现裂痕的有利形势,配合秦国的军事进攻,游说魏哀王。他分析了魏国地理形势、兵力状况、目前处境、“合纵”的不可信等不利条件,用“积羽沉舟”作比喻,指出魏国如果忽视这些不利因素,就会像轻的羽毛大量堆积能压沉大船一样,遭到覆亡的危险。魏哀王腹背受敌,只得同意背离“合纵”协议,请求和秦国“连横”。
群轻折轴成语寓意
“量”突破“度”的限制就会发生质变。物质世界存在的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告诫人们如果不预防在前,小问题控制在“度”以内,并及时纠正和处理,就会像“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一样酿成大祸。羽毛虽轻,但堆积起来也会使船沉没;细微的东西也能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很轻的东西,堆积起来,也会把车轴压断。成语告诉人们不要忽略那些似乎不起眼的人和事,一旦他们累积发作起来,后果同样是不堪设想。一些人蜕化变质,就是从“小节”问题开始的。“积羽沉舟,群轻折轴,故君子禁于微”,只有“禁于微”,才能行得远。
群轻折轴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群轻折轴”指轻的东西积多了,也能压断车轴。比喻听任小的坏事发展下去,也能造成严重后果。紧缩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宾语。
运用示例
唐·刘知几《史通·内篇·叙事》:“寻其冗句,摘其烦词,一行之间,必谬增数字;尺纸之内,恒虚费数行。未聚蚁成雷,群轻折轴,况于章句不节,言词莫限,载之兼两,曷足道哉?”
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群轻折轴,下沉黄泉。众毛飞骨,上凌青天,”
明·杨守陈《送佥宪陈君考绩复任序》:”众煦漂山,群轻折轴,谗谤之为害也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