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冬至点是什么意思

冬至点是什么意思

冬至点是什么意思

冬至点,是指当太阳光直射到地球南回归线的那一刻,地球在公转轨道的那一点。在地心说时代,古人错误的认为太阳围绕地球公转,古人以太阳到达黄经270°时为冬至,实际是地球公转到黄道90°。冬至是太阳北返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

冬至点是什么意思?详细介绍

冬至点,是指当太阳光直射到地球南回归线的那一刻,地球在公转轨道的那一点。在地心说时代,古人错误的认为太阳围绕地球公转,古人以太阳到达黄经270°时为冬至,实际是地球公转到黄道90°。冬至是太阳北返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

从节气规律来说,立春是“阴阳”之气中阳气升发的始点,自立春起阴阳转化,阳气上升,立春标示新轮回开启、万物更生;而冬至是太阳回返的始点,自冬至起太阳高度回升,冬至标示太阳光直射运动进入新的循环、白昼逐日增长,古人也把冬至看作“大吉之日”。

冬至点天文

古人以太阳到达黄经270°那一刻为冬至点,此时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南回归线。冬至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也是太阳高度回升的起始,标示着太阳光直射运动进入新的循环。冬至日,太阳南行到极致,是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黑夜时间最长的一天,自这天起太阳直射点往北返回,太阳光渐强,白昼逐日增长。冬至是\"日行南至、往北复返\"的转折点,对于北半球各地来说,太阳高度自此回升,太阳光逐渐增强,所以古人把这天看作“大吉之日”。

冬至点涵义

冬至是反映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节气。坊间流传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其实严格来讲,“阳”有阴阳概念的阳与太阳的阳。冬至后,太阳高度回升,而非“阴阳”概念中的阳气回升。“冬至一阳生”中的阳属太阳的阳,并非阴阳的阳,两者是不同的概念。冬至节气反映的是太阳光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偏移规律,冬至节气的到来标示着北半球各地这天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最短,并非是阴阳概念中的阴气最盛的一天。“阴阳五行”属于“干支”范畴,“阴阳”的消长,是以“干支”为推算依据,不是以太阳直射点偏移为推算依据。从节气规律来说,立春是“阴阳”之气中阳气升发的始点,自立春起阴阳转化,阳气上升;而冬至是太阳回返的始点,自冬至起太阳北返,北半球各地的白昼逐日增长。冬至属于反映太阳直射点运动规律的节气,自冬至起太阳高度回升,太阳光渐强,白天越来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