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氏庐是什么意思
班氏庐指称隐者之居。其典故出自《昭明文选》卷二十六晋·陶渊明(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班氏庐是什么意思?详细介绍
班氏庐指称隐者之居。其典故出自《昭明文选》卷二十六晋·陶渊明(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班氏庐详细释义
班氏庐典源
《昭明文选》卷二十六晋·陶渊明(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聊且凭化迁,终反班生庐。」唐·李善注:「班固《幽通赋》曰:终保己而贻则,里上仁之所庐。」
《昭明文选》卷十四〈赋庚·志上·幽通赋〉~635~
系高顼之玄胄兮,氏中叶之炳灵。飖颽风而蝉蜕兮,雄朔野以飏声。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上京。巨滔天而泯夏兮,考遘悯以行谣。终保己而贻则兮,里上仁之所庐。唐·李善注:「言为我择居处也。」
班氏庐释义
汉班固《幽通赋》:“终保己而贻则兮,里上仁之所庐。”后因称隐者之居为“班生庐”。亦作“班氏庐”。
班氏庐运用示例
晋 陶潜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聊且凭化迁,终返 班生 庐。”
唐 丘丹 《奉酬重送归山》诗:“猥蒙《招隐》作,岂媿 班生 庐。”
唐 张九龄 《初发道中赠王司马兼寄诸公》诗:“林隔 王公 轝,云迷 班氏 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