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长征渠详细情况

长征渠详细情况

长征渠详细情况

长征渠在四川省中部偏南,原为青衣江罗坝引水工程,1975年11月为纪念红军长征40周年,改称为长征渠。渠首建在夹江县北部青衣江左岸。引青衣江之水东流,灌溉岷青之间洪雅、丹棱、眉山等市县土地,南至青神等县境。

       长征渠引水工程是”具有供水、生态、灌溉等重要作用的跨市、跨省、跨流域的大型引调水工程。

长征渠引水工程供区处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腹心区域,供区涉及四川成都、眉山、乐山、内江等7市28县(区),和重庆大足、荣昌、铜梁等15个区及高新区、两江新区的全部或部分区域。

供水区内的重庆、四川区域人均水资源量分别为628立方米和581立方米,均属于“资源性”重度缺水地区。

长征渠引水工程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水资源安全保障的重要基础设施,是重庆市主城都市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范例的基础性保障工程和构架现代化水网的重要水利工程。

长征渠详细情况

长征渠是一个重要的水利工程,它全长约1194公里,起点在四川省岷山山脉的东南部,终点在河南省商水县吕店镇,是中国最长的灌溉渠道。该渠道的主要功能是为黄河流域的农业灌溉提供水源,也用于城市供水、发电和防洪等多种用途。该渠道建设始于1960年代初期,历时10年多才完工。它采用了大量的手工和物力,由罕见的十余万壮丁和五万多个劳动力完成了克服了海拔高度的问题,用人力开凿沟渠等特殊技巧,被誉为中国水利工程奇迹。长征渠的建设不仅有益于农业发展,也提高了当地的人民生活水平,成为了中国农村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