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岭长城明代驻多少兵
据史书记载,明代在八达岭的黑汉岭建起城堡。当时修建这座城堡的目的自然是军事防御,“北据关北口仅五里许,极冲之地”,地理位置极为险要。“四海冶与周四沟首尾相通,黑汉岭居中策应,实为东北锁钥也”,古人把这里称为东北方向的锁钥之地。再有,“黑汉岭堡在州城东八十里……南距天寿山后,而堡东宁川墩为据守处”。位于天寿山之北,更为重要的任务是保护皇陵。因此,派驻军官,设“防守一员”,驻下重兵,“军丁三百一十五名,马一十四匹”。一个小城堡能有300多人的军队,可见其重要性。
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段,是明代长城的精华,是长城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海拔高达1015米,地势险要,城关坚固。八达岭长城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和杰出代表。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八达岭长城明代驻多少兵
在八达岭城墙向外眺望,远处还有零散的烟墩,上筑垛口 ,是守卫八达岭长城的警戒设施 。出北门锁钥关门不远,有明隆庆五年(1571)筑成的一座砖城,名岔道城,是八达岭前哨指挥处所在,可驻军 800 余人,并可储备大量的军械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