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塔是谁建的
据考古学家分析认为大明塔确为辽代所建
大明塔位于辽中京内城的正南门──阳德门外东侧,因辽中京延续到明代而只留下塔,人们习惯称为大明塔。塔高80.22米,在高度上仅次于陕西省泾阳的崇文塔和河北省定州市的料敌塔,是全国第三高塔,体积为全国第一。
此古塔雄浑凝重,巍峨矗立。晴日,便在百里之遥,亦可用肉眼望见。清代乾隆皇帝描写该塔的诗句就是“自远早见郁迢娆,逼近欲瞻翻不易”。观者无不为工程之浩大、造型之壮观、雕刻之精细而叹为观止,使人不禁肃然起敬。
大明塔兴建的具体年代,至今尚无资料。但据考古学家分析认为大明塔确为辽代所建。根据1982年维修时从塔上发现的一块砖上写有“寿昌四年四月初八......”等字句推断,认为大明塔应为辽统和二十五年到寿昌四年(公元1007年─1098年)间所建。
大明塔是谁建的
关于大明塔的建筑年代和人物,至今尚无明确资料。
但根据元一统志记载,推测其可能建于辽重熙四年(公元1036年)。塔身赤面有两行蒙文,内容是:“大清咸丰甲寅年敬修”,为清代补修所写。另外,考古学家分析也认为大明塔应为辽代所建。
1982年维修期间,从塔上发现一块砖上写有“寿昌四年四月初八……”,据此推断大明塔应为辽统和二十五年到寿昌四年(公元1007年─1098年)间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