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我国古代佛塔三种基本类型

我国古代佛塔三种基本类型

我国古代佛塔三种基本类型

塔的建筑形式起源于古印度,称作窣堵坡(Stupa),是佛教高僧的埋骨之地。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窣堵坡也渐渐演变为塔这种极具中国特色的建筑形式,成为了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早在唐代,诗王白居易就已经写出“弄沙成佛塔,锵玉谒王宫”的诗句,说明塔在当时已经是一种相当普及的建筑形式。塔在中华大地嬗变的过程中与中国传统建筑重楼结合,经历了唐宋元明清等历朝历代的演变,建筑材料越来越丰富,建筑形式也越来越多样,最终发展出了楼阁式塔、密檐式塔、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式塔、宝箧印式塔等等多种形态结构各异的样式,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佛教建筑文化遗产。

楼阁式塔

楼阁式塔,其建筑形式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楼阁。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适应中国的传统习惯,利用人们对多层楼阁通天的寄托,以楼阁形式作为礼佛的纪念性建筑物。我国著名的楼阁式塔有应县木塔、西安大雁塔、苏州虎丘塔等。

密檐式塔

密檐式塔从楼阁式塔发展而来,与楼阁式塔的不同是塔檐比楼阁式塔的多且密,为砖石结构。密檐式塔的第一层特别高,设有门窗,多雕刻佛像或佛经故事。密檐式塔多为实心塔,也有的中空,开有通气口。但塔内没有阶梯,一般不做登临之用。

覆钵式塔

覆钵式塔又称喇嘛塔,是藏传佛教的塔,其形似一只倒扣的钵子,因而得名,主要流传于南亚的印度、尼泊尔,中国的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区,直接来源于印度的窣堵坡。覆钵式塔是一重实心的建筑,供崇拜之用。被用作舍利塔,还可做僧人的墓塔。其形体大小不一,中国现存最大的覆钵式塔是建于元代的北京妙应寺(即白塔寺)白塔。

金刚宝座式塔

金刚宝座式塔的形式起源于印度,造型象征着礼拜金刚界五方佛,中间为大日如来佛,东面为阿閦佛,南面为宝生佛,西面为阿弥陀佛,北面为不空成就佛。金刚宝座代表密宗金刚部的神坛,金刚宝座塔上的五座塔就分别代表这五方佛。宝座上的塔有密檐式、楼阁式、覆钵式等多种。中国现存的金刚宝座塔仅十余座,比较有名的是四大金刚宝座塔,分别为北京的真觉寺金刚宝座塔、碧云寺金刚宝座塔、西黄寺清净化城塔和呼和浩特市的慈灯寺塔。

宝箧印式塔

宝箧印式塔也叫阿育王塔,是一类实心塔。佛经中宝箧印全名“宝箧印陀罗尼”,崇奉它的塔就是宝箧印塔。宝箧印式塔造型平面四方,由塔基、塔身、塔檐与塔刹四部分组成,其中塔檐多在塔身上四角向上翻挑,形象地被称为“山花蕉叶”。这种形制是由古印度的“窣堵坡”发展而来,由印度人传入尼泊尔再传入中国。宝箧印式塔的用途最早是用来埋葬佛舍利的,逐渐成为一种纪念性的结构。造型小者可供与佛龛前,大者则作为寺庙的一个部分。在中国,宝箧印式塔在三国时代就开始建造,北魏云冈石窟、隋唐时南响山石窟、敦煌是壁画中,都有这种塔的造型。五代时期,因吴越国王钱弘俶仿阿育王造塔八万四千,使宝箧印式塔有了广泛的发展,也保存下大量遗迹。

我国古代佛塔三种基本类型

不止三种,下面说一下。

1、楼阁式塔:在中国古塔中的历史最悠久、体形最高大、保存数量最多,是汉民族所特有的佛塔建筑样式。这种塔的每层间距比较大,一眼望去就象一座高层的楼阁。

2、密檐式塔:在中国古塔中的数量和地位仅次于楼阁式塔,形体一般也比较高大,它是由楼阁式的木塔向砖石结构发展时而演变来的。这种塔的第一层很高大,而第一层以上各层之间的距离则特别短,各层的塔檐紧密重叠着。塔身的内部一般是空筒式的,不能登临眺览。

3、亭阁式塔:是印度的覆钵式塔与中国古代传统的亭阁建筑相结合的一种古塔形式,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塔身的外表就像一座亭子,都是单层的,有的在顶上还加建一个小阁。在塔身的内部一般设立佛龛,安置佛像。

4、覆钵式塔:是印度古老的传统佛塔形制,在中国很早就开始建造了,主要流行于元代以后。它的塔身部分是一个平面圆形的覆钵体,上面安置着高大的塔刹,下面有须弥座承托着。这种塔由于被西藏的藏传佛教使用较多,所以又被人们称作“喇嘛塔”。又因为它的形状很像一个瓶子,还被人们俗称为“宝瓶式塔”。

5、金刚宝座式塔:这种名称是针对它的自身组合情况而言的,而具体形制则是多样的。它的基本特征是:下面有一个高大的基座,座上建有五塔,位于中间的一塔比较高大,而位于四角的四塔相对比较矮小。

6、过街塔和塔门:过街塔是修建在街道中或大路上的塔,下有门洞可以使车马行人通过;塔门就是把塔的下部修成门洞的形式,一般只容行人经过,不行车马。这两种塔都是在元朝开始出现的,所以门洞上所建的塔一般都是覆钵式的,有的是一塔,有的则是三塔并列或五塔并列式。门洞上的塔就是佛祖的象征,那么凡是从塔下门洞经过的人,就算是向佛进行了一次顶礼膜拜。

在中国古代还有不少并不常见的古塔形制,如在亭阁式塔顶上分建九座小塔的九顶塔;类似于汉民族传统门阙建筑形式的阙式塔;形似圆筒状的圆筒塔;还有一种藏传佛教寺院中流行的高台式列塔,即在一座长方形的高台之上建有五座或八座大小相等的覆钵式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