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为什么没挖明孝陵
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明孝陵幸运地避开了这两种盗墓方式,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仍然完好无损。
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为什么一直没有被盗?因为难
先说避开私盗,这倒不是因为民间盗墓贼感念朱元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功绩,故意不挖他的坟头,而是因为官方管控比较严以及很难挖的缘故。
明孝陵坐落于南京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合葬陵墓,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总占地面积高达170余万平方米,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如此大规模的陵寝,几乎代表了当时建陵的最高工艺,被称为明清皇家第一陵,其防盗工艺自然也是独步天下。
独龙阜本身是一座坚固的石头山,明孝陵就是在半山腰把山体凿开,内部挖出一个悬宫,作为一个陵寝,然后再把横向墓道封好。这种建陵方式不同以往从上往下挖,墓道口的封锁往往非常牢固,如果要凭蛮干打开的话,估计只有炸药做得到,而且是大剂量炸药。
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为什么一直没有被盗?因为难
就算炸开了封锁,找到墓道口也是一个难事,因为明朝工程师们特意把墓道口偏向一侧,而且把墓道设置成迷宫那样弯弯绕绕的,好不容易摸进去了,可能也只有葬身其中一个下场。
除了陵寝本身具有很高的防盗性能以外,明孝陵跟南京城的距离也是一大关键,由于明孝陵就在近郊,出了什么事,南京城内都可以迅速反应过来。反过来,离得远的话,那就不好说了,比如清东陵远离北京,连府城都不靠,孙殿英以演习为借口就把清东陵洗劫了,离保定府比较近的清西陵情况就好得多。
离城近就是离官府比较近,事实上很少有官府会明目张胆允许盗墓,最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有元朝算是另类,官军出马把宋陵挖了个遍。
明孝陵幸运就幸运在这,明朝和明朝之后的官府,都申明要对明孝陵进行保护,而且是国家元首申明。
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为什么一直没有被盗?因为难
南明自不必说,不可能去挖祖宗的坟,南京被清军拿下后,清朝皇帝也下令妥善保护,原因很简单,为了巩固江山和收买人心。
清朝是以讨伐李自成名义入关的,他们把自己当做明朝的继承人(名义上),对明朝诸帝的陵寝都作了一定保护,尤以明孝陵为最,他们不但没有毁陵,还驻军保护,派人修葺。
1851年,洪秀全率领太平天国攻占了南京城,他进入南京城的第一件事就是祭拜明孝陵,还在明孝陵边跪边哭,向朱元璋述说自己已经拿下了江南地区,不久以后就要北上讨伐满清,希望朱元璋保佑自己。
太平天国对明孝陵的保护也是没的说的,倒是天京陷落(太平天国灭亡时),明孝陵的地上建筑被乱兵焚毁,清廷严令曾国藩进行修缮。
清朝灭亡后,南京成为民国首都,孙中山先生也特意跑到明孝陵祭拜,立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愿望。这时候,除非民国官方派兵去炸明孝陵,否则明孝陵是很难被盗的。
太平天国为什么没挖明孝陵
第一、建造结构坚固,防盗系统坚不可摧
明孝陵始建于1381年,也就是朱元璋称帝之后的第13年,一直到1405年才最终建成,而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去世7年了。
在长达25年的建造过程中,先后调用军工10万人,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从建造时间、过程、用料方面,都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由于明孝陵承唐宋帝陵“依山为陵”的旧制,又创造了方坟为圜丘的新制,所以在坚固程度上绝非普通帝陵所能媲美。
在建造这座帝陵之时,工匠们采用的是横向凿入山体的方式,将坚固的山体内部掏空建玄宫。这种“横穴式”的方法虽然耗时耗力,但是却比直上直下深挖为穴的方式更为保险。
可以说如果不使用一定当量的炸药,根本没有办法通过人工盗掘进入墓穴之内。所以古代盗墓贼从顶部向下打盗洞得方法,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另外明孝陵背靠东吴大帝孙权的帝陵建造,而孙权墓肯定也十分坚固。朱元璋曾说让孙权给他看门,可见墓中有墓、陵中有陵的建造方式,不仅增加了明孝陵的保险系数,而且盗贼在无法盗掘明孝陵之后,也只能盗掘孙权墓聊以慰藉了。
更为神奇的是明孝陵竟然有防盗系统,明孝陵的墓道修建在一个偏僻的斜角处,这让很多盗贼都难以找到墓道入口。同时,墓穴上方放置的大量鹅软石,是一种流沙式的防盗系统。
可以说一旦有盗墓贼将帝陵损坏,那么墓顶就会发生垮塌,这样无数的鹅软石便会倾斜而下,并且会将墓道堵个水泄不通,最重要的是还能将盗墓贼活活砸死。
第二、清朝维护统治的政治砝码
相信大家都知道清朝是踩在明朝的肩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少数民族王朝。可以说满清鞑靼对明朝恨之入骨,恨不得将明朝皇帝挖出来挫骨扬灰。
同时,对于打着反清复明旗号的汉人,也是残酷迫害置于死地而后快,可是为什么他们却没有破坏明孝陵呢?
这就要从蒙元灭宋说起,元朝南侵消灭了南宋偏安政权,至此之后“南人” 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元朝人为了发泄对南宋的仇恨,还将宋朝帝陵挖开并将宋代皇帝的头盖骨,做成了酒壶献给了元朝大汗。
可是却激起了无数“南人”的愤怒,最终元朝仅仅90年便烟消云散了,所以满清王朝吸取了这个教训。
在他们入关之后,不仅没有破坏或盗掘明朝皇帝陵寝,而且还曾派专人为明朝皇帝守墓,并且还有清朝皇前往祭祀,因此明孝陵没有遭到盗掘。
满族人的这种做法可以说,实现了一箭双雕、一举多得的目的,不仅加强了满清与汉民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让汉人的反清情绪得到了控制。
而后晚清时期太平天国起义之时,便是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所以也根本不可能去主动盗掘明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