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第五窟讲解
云冈石窟第5窟又被称为弥勒佛洞,大约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公元470至494),是云冈石窟中期开凿的一个比较成熟的洞窟。该洞窟属皇家投资开凿。第5窟现存大小造像共2300余尊,雕饰精美,为云冈石窟保存较好的洞窟之一。洞窟空间规模、佛像造像都特别大,整体洞窟平面呈椭圆形,顶部为穹隆顶,主像布局三世佛,其主像释迦牟尼像以17米之高成为云冈数万石佛的第一高度,膝上可站100余人,中指长2.3米,两膝之间距离为14.3米,她堪称云冈石窟的万佛之冠,正如元代诗人王度所写“耸峰危阁与天齐,俯瞰尘寰处处低”。
相传此佛是孝文帝为其父亲献文帝拓跋弘所雕凿,坐佛后面凿有礼拜隧道。
西壁立佛身着对领装,右手作施无畏印。面相清秀,细眉高鼻,双目深邃,嘴角上翘,慈蔼可亲。此像曾被后世补塑,1977年维修时
云冈石窟第五窟讲解
第五窟为椭圆形的穹隆顶马蹄形状,分前后两室,是一个规模宏大雕饰华丽的具有鲜卑民族建筑风格的典型洞窟,这种窟形,既符合力学原理,又能扩大空间雕造大型佛像,明显有一种迎请大佛安居在鲜卑人故居的意图, 第五窟,位于云冈石窟中部,与六窟为一组双窟。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已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两窟窟前有五间四层楼阁,现存建筑为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