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磬寺地名的由来
因感恩于达摩投磬相救,后人在投磬处募建了“渡磬寺”。人们习惯把渡磬寺叫做古佛堂。寺不算雄伟,没有气宇轩昂的大雄宝殿,没有四大天神把守的山门,也没有寺院传统布局里的放生池,其中几个凶神恶煞的罗汉倒让涉世不深的进寺小孩望而生畏。
落日余晖直接打在母亲河边的黄墙黛瓦上,禅境空明,烟香飘渺,在历史的驿马风尘里静静地聆听法器击打后的余音,古镇的夜向深处走去。
渡磬寺地名的由来
传说在一千多年前,印度高僧达摩在此地投磬化船,普渡众生。后人为感谢他,建了渡磬寺,又称“古佛堂”,佛堂镇的名字便来源于此。
因“古佛堂”的修建,此地逐渐形成了集市,又因便利的水运优势,吸引了很多商贾在此云集,到了明清时期,是义乌、东阳、武义、永康的主要通商口岸,也是周边的物资集散地,在当时被誉为“小兰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