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查干湖精神分析

查干湖精神分析

查干湖精神分析

任何一项大型活动,若想持久深入,必然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对千年渔猎文化的不断传承和挖掘,不仅让查干湖畔千百年来宝贵的精神财富得以传承,而且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无限的发展空间。

查干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经考古发现,查干湖边的青山头早在一万三千余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古人类居住,一直到距今四、五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人类仍然在这里繁衍生息。在宋辽时期,查干湖称为大水泊,辽代从圣宗皇帝一直到天祚皇帝,每年春季都千里迢迢地从京城带领群臣及皇后、嫔妃们到查干湖渔猎,称为“春捺钵”,届时会见部落首领,举行“头鱼宴”和“头鹅宴”。

在查干湖东北的辽金古城——塔虎城,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吉林省内规模较大、保存比较完好的辽金古城之一。相传1211年,成吉思汗来到科尔沁草原征服金国的时候,在大水泊(查干湖)边焚香祭拜,从此查干湖就被传扬为“圣湖”,直到现在,查干湖在冬季捕鱼之前,都要举行传统、神奇的祭湖醒网仪式,一方面是对查干湖的敬重,同时求得兴旺发达,获得丰收。

清朝时期,这里还是方圆数百公里范围内的宗教文化中心,曾建有妙因寺等庙宇。时至今日,这里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蒙古族东部文化、民族风俗依然保存得十分完整,尤其查干湖冬捕是人类渔猎文化的活态遗存。

历史发展到今天,对查干湖文化成果的研究正在由精神领域向物质领域的深层转化。现在的查干湖,以“民族、生态、宗教、渔猎”为依托,已经形成了以民族风情,草原风光、大湖湿地,宗教礼俗,冰湖腾鱼、冰雪娱乐为品牌的生态文化旅游协调发展模式,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共赢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