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宫由来
古代时期的人们以东西为尊。
汉朝时候,一般皇帝皇后住未央宫。皇帝住未央宫前殿(前殿分三部分),皇上住最北那个。皇后住处叫椒房,在未央宫前殿北部,离前殿不远。
长乐宫住太后,在未央宫东边。
太子住北宫。
何林注《公羊传》说:“西宫者,小寝内室,楚女所居也。”后称妃嫔居住的宫为西宫。东宫则是太子所居之宫,也用以指太子。直到清朝末年,中国历史上才有了东太后、西太后的叫法。1861年,咸丰皇帝 病死于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
皇太子载淳即位于灵前。第二天颁发上谕,尊皇 后钮祜禄氏为母后皇太后,徽号慈安;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 从这一天起,慈安太后搬入烟波致爽殿东暖阁,慈禧太后搬人西暖阁。据此,宫内 始有东太后、西太后之说。
东西宫由来
东、西方向上,古人以东为首,以西为次。皇后和妃子们的住处分为东宫、西宫,而以东宫为大为正,西宫为次为从;供奉祖宗牌位的太庙,要建在皇宫的东侧。现代汉语中的“东家”、“房东”等也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