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位古学家从日本夺回云冈石窟的话语权
宿白
1947年,北京大学考古系首任系主任宿白在整理北大图书馆善本书籍时,发现了《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的原文。该碑撰于金代皇统七年(1147年),原碑实物早已不可寻踪,碑文中的内容涉及北魏历代开窟建寺的问题,填补了文献空白,云冈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随后,宿白多次到云冈石窟考察,厘清了云冈石窟开凿分期脉络和历史沿革,否定了日本版《云冈石窟》对云冈石窟的分期问题,为国人的研究工作扳回一局。
宿白是中国石窟寺研究的奠基人,对云冈石窟这座中国最早石窟宝库有着特殊的感情。1988年,有着“黄埔一期”美誉的国家文物局第一届全国石窟考古培训班举办,在宿白的倡导下,地点就选在了云冈石窟。
几十年来,是在宿白的支持下,一届又一届的北大考古专业师生走进云冈,一个窟接着一个窟地做着测绘和研究工作,逐渐夺回了中国学者对云冈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