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云冈开凿最早最大的窟群
中部“昙曜五窟”是云冈开凿最早、气魄最大的窟群。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历史记载,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公元460年),修建时间前后长达60年之久。
整个窟群分东、中、西三部分。东部的石窟多以佛塔为主,又称塔洞;中部“昙曜五窟”是云冈开凿最早、气魄最大的窟群;西部窟群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云冈石窟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云冈石窟的造像大气宏伟,多姿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云冈石窟是多元文化交流交融的典范,鲜卑文化、儒家文化、佛教文化、西域文化、古印度文化和古希腊文化等在云冈石窟交相辉映、融会贯通,共同构成了云冈文化的主要内容。云冈石窟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什么是云冈开凿最早最大的窟群
“昙曜五窟”:开凿于公元460-465年,是云冈石窟的第一期工程。五个石窟的中央都雕刻了巨大的如来佛像,象征了北魏五朝的五代皇帝。
云冈石窟古称武州山(武周山)石窟,是由北魏皇室主持开凿的皇家寺院,位于大同市西郊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这里是内蒙古到山西的交通要道,即盛乐到平城的必经之路。
昙曜五窟(16-20窟)是云冈开凿最早,气魄最宏大的窟群。五窟六窟毗连成一组双窟,规模宏伟,雕饰瑰丽,技法熟练,为云冈艺术之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