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庄子”的文章 - 第53页
  • 庄周效忠于哪国

    庄周效忠于哪国

    庄子,名周,字子休。道教祖师,号南华真人,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庄子与梁惠王、齐宣王、孟子、惠子等大体同时期,死时享年83岁。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11-21 283 706 教育经验
  • 关于学了啥也不是的成语

    关于学了啥也不是的成语

    1、东施效颦 〖解释〗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出处〗《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

    11-21 680 197 教育经验
  • 海晏河清典故出处

    海晏河清典故出处

    \"海晏河清\"是中国的一个典故,它出自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庄子·齐物论》。以下是关于\"海晏河清\"典故的详细介绍: 《庄子·齐物论》是由中国战国时期的思...

    11-21 570 799 教育经验
  • 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是什么意思

    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未曾开始的开始。原句出自于战国庄子的《庄子·齐物论》。 原文: 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

    11-21 343 808 教育经验
  • 带tu的四字吉祥语

    带tu的四字吉祥语

    应该是“吐故纳新”。吐故纳新(拼音:tǔ gù nà xīn)是一个成语,吐故纳新指人呼吸时,吐出浊气,吸进新鲜空气。比喻扬弃旧的、不好的,吸收新的,好的。成语...

    11-21 471 335 教育经验
  • 庄子有哪些名言

    庄子有哪些名言

    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2、“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

    11-21 905 131 教育经验
  • 庄子和惠子是如何对待大瓠

    庄子和惠子是如何对待大瓠

    庄子和惠子在庄子的《齐物论》中讨论了大瓠的问题。大瓠是一种大型的葫芦,庄子用它来引申比喻人生的观念。 根据《齐物论》的讲述,庄子问惠子如何看待大瓠...

    11-21 949 621 教育经验
  • 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读音

    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读音

    读音是:pōuzhīyǐwéipiáo,zéhùluòwú suǒróng。 出自《五石之瓠》,原文如下: 庄子 〔先秦〕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

    11-21 852 621 教育经验
  • 五石之瓢中心思想

    五石之瓢中心思想

    在告诉我们看似无用的东西也许是最有用的。往往如果我换个角度看待问题,也许事情会出现另一种转机。所以,在生活中,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要以一颗平常心...

    11-21 772 279 教育经验
  • 庄子齐物论的主旨思想是什么

    庄子齐物论的主旨思想是什么

    庄子《齐物论》的主旨是“万物齐一”,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 1、齐彼是。“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认为,...

    11-21 928 450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