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状语”的文章 - 第5页
  •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的朗读停顿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的朗读停顿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是焉得为大丈夫乎”不属于特殊句式,这个句子的结构与平常句子结构的组成相同,不存在特殊性。 分析如下: 主语:是。代词,指公...

    11-21 241 354 教育经验
  • 形容兴奋惊讶的成语

    形容兴奋惊讶的成语

    受宠若惊 【解释】宠:宠爱。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出处】《老子》第十三章:“宠辱若惊……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宋·苏轼《...

    11-21 246 53 教育经验
  • 具告以事句式特点

    具告以事句式特点

    “具告以事”首先是一个状语后置句,还原后就是“以事具告”;其次又是一个省略句,省略了主语“张良”和宾语“之”“沛公”。翻译为“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沛公”。 ...

    11-21 620 14 教育经验
  • 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的四字成语

    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的四字成语

    面面相觑。 面面相觑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miàn miàn xiāng qù,意思是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看着,都默不出声...

    11-21 947 662 教育经验
  • 送客湓浦口是状语后置句吗

    送客湓浦口是状语后置句吗

    送客彭浦口,既可以是送客人送到彭浦口,也可以是在彭浦口送客人,后者句法就是状语后置。 任何语句,都需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存在,否则没有意义。 这个句...

    11-21 497 453 教育经验
  • 游于赤壁之下句式

    游于赤壁之下句式

    “游于赤壁之下”这个句子完整的表述应该是: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这句话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前赤壁赋》一文,该文入选高中语文教材,是苏轼赋文中的...

    11-21 981 933 教育经验
  • 项脊轩志特殊句式归纳整理

    项脊轩志特殊句式归纳整理

    项脊轩志是明代归有光的小品散文,特殊句式较多,归纳如下: 判断句 (1)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2)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3) 妪,先大母婢...

    11-21 191 375 教育经验
  • 托遗响于悲风的遗响是什么意思

    托遗响于悲风的遗响是什么意思

    遗响的意思是箫声 1、问题中的引文,出自于苏轼的《赤壁赋》中,原文是: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2、“托遗响于悲风”一句中,“托”是寄托的意思。“遗响”...

    11-21 665 572 教育经验
  • 龙呤虎啸什么意思

    龙呤虎啸什么意思

    解释: 吟:鸣;啸:兽类大声吼叫。像龙在鸣,虎在啸。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或声音洪大。 语法: 作宾语、定语、状语;指响声很大。典故出处: 唐·李颀《听安...

    11-21 122 363 教育经验
  • 为之奈何什么意思

    为之奈何什么意思

    “为之奈何“指这该怎么办。 除了问的意思,还包含急切无奈的心理。为之奈何,读音:[wéi zhī nài hé] “为之奈何”出自《鸿门宴》: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

    11-21 907 904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