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一共有五项,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交往,这五项是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 天理伦常: 天理——指自然的法则。《天运》:“...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将星陨落,天命难违。——...
心斋就是抛弃了感官,用虚无之心去对待万物. “坐忘”的原文是:“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坐忘,是通过废除肢体,停止思想.开窍而去真正感知...
步骤/方式1 1、若一志:当开始练功时,意念要专一,不要有杂念干扰,否则功夫很难做得好。 步骤/方式2 2、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意念归一就开始用听字诀...
凝寂虚无的心境才是虚弱柔顺而能应待宇宙万物的,只有大道才能汇集于凝寂虚无的心境。出自《庄子·内篇·人间世第四》。 原文节选: 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
出自唐代李白的《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淮南小寿山谨使东峰金衣双鹤,衔飞云锦书於维扬孟公足下曰:“仆包大块之气,生洪荒之间,连翼轸之分野,控荆衡之远...
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与这段文本的呼应的是这一段文本:地之所載,六合之間,四海之內,照之以日月,經之以星辰,紀之以四時,要之...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若一志 这里若,就是如,假...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
《荀子》修身篇原文如下: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
水利万物而不争,
而万物莫能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