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之心”的文章 - 第13页
  • 充其恻隐之心至仁不可胜用解释

    充其恻隐之心至仁不可胜用解释

    “仁不可胜用”译文:“把仁做到了极致境界” 出处:“以爱己之心爱人,则仁不可胜用矣;以恶人之心恶己,则义不可胜用矣。” 译文:“如果爱别人就像爱自己一样,...

    11-20 260 603 教育经验
  • 人能充无欲穿窬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

    人能充无欲穿窬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

    句子的意思是:每个人都能够怀着一颗没有私欲和穿墙偷盗的心,那世间的义也就用不完了。 出自苏轼《孟轲论》:人能充其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

    11-20 308 981 教育经验
  • 怵惕恻隐之心什么意思

    怵惕恻隐之心什么意思

    怵惕恻隐是惊慌恐惧而又同情的意思,出自《孟子》的《公孙丑章句上》,非《论语》,怵惕:惊惧。恻隐:哀痛,同情。 原文(节录):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

    11-19 775 158 教育经验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具体例子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具体例子

    孟子自引例子曰:「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这种不忍见无辜孩子堕井淹死的反应,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有力例证。 现实世界中,冒险拯救...

    11-19 33 531 教育经验
  •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井的于的意思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井的于的意思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于的意思是:相当于“到”、“至”。 这句话的意思是: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 出自先秦孟子《人皆有不忍之心》 …所...

    11-19 916 246 教育经验
  • 乍见孺子入井出处

    乍见孺子入井出处

    出自《孟子》的《公孙丑章句上》。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

    11-19 990 441 教育经验
  • 傅说拔举史记原文

    傅说拔举史记原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n孟子 n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11-19 902 491 教育经验
  • 众人文言文怎么表达

    众人文言文怎么表达

    众人文言文表达 众人[ zhòng rén ] ⒈ 大多数人。 例众人都感到惊奇。 ⒉ 大家。 例众人竭力。——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⒊ 一般人,普通人。 例今之众人。...

    11-19 793 815 教育经验
  • 仁义充塞的意思

    仁义充塞的意思

    堵塞。 《孟子·滕文公下》:“是邪説诬民,充塞仁义也。” 唐 杜甫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枯查卷拔树,礧磈共充塞。”《元典章·刑部十九·禁聚众》:“观者车马...

    11-19 960 524 教育经验
  •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什么句式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什么句式

    问题中“辞让之心,礼之端也”一句是一个判断句。句中用一个“也”字,来表示判断,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 用现在话说就是:谦让之心是文明礼仪的开端。 ...

    11-19 310 113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