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子规”的文章 - 第13页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为什么从杨花落尽子规啼写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为什么从杨花落尽子规啼写起

    因为写“杨花落,子规啼”既写景又兼点时令,漂泊无定的杨花,伴随着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融情入景。 首句写...

    11-17 597 259 教育经验
  • 一年好景君须记全诗杨花落尽子规啼

    一年好景君须记全诗杨花落尽子规啼

    ①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出自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②杨花落尽子规啼,...

    11-17 19 666 教育经验
  • 浣溪沙子规鸟的典故

    浣溪沙子规鸟的典故

    子规,又叫杜宇、四声杜鹃、催归。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鸣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归...

    11-17 710 817 教育经验
  • 又闻子规啼夜月暗指什么典故

    又闻子规啼夜月暗指什么典故

    唐李白《蜀道难》: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

    11-17 467 615 教育经验
  • 又闻子规啼夜月修辞

    又闻子规啼夜月修辞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里两句的意思是说,杨花落尽了,子规鸟不住地在啼叫。其实,诗人李白选择了杨花和子规两个意象,这不但借用了杨花的飘飞不定的特...

    11-17 422 435 教育经验
  • 关于著两字诗名

    关于著两字诗名

    《咏柳》 《山行》 《无题》 《子规》 《日暮》 《天涯》 《忆昔》 《 忆梅》 《劝酒》 《村居》 《古风》 《故意》 《叹花》 《北征》 《归雁》 《对雪》 ...

    11-17 622 324 教育经验
  • 赏析子规啼破城楼月借代

    赏析子规啼破城楼月借代

    从题目看,语出自我国宋代词人李师中所做《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全词写景凄婉疏丽,言情真切深沉,“题别”而作,上阕写临别前情景,下阙二句写别情,结...

    11-17 72 218 教育经验
  • 杨花落尽子规啼中的尽和啼的作用

    杨花落尽子规啼中的尽和啼的作用

    “杨花落尽子规啼”起到的作用写景渲染了无尽的悲伤的气氛。 本句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杨花和子规,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

    11-16 639 206 教育经验
  • 杜鹃鸟诗句最出名诗句

    杜鹃鸟诗句最出名诗句

    描写杜鹃鸟的诗句有 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译文庄周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11-16 603 743 教育经验
  • 杜鹃和湘竹在古代诗歌表达什么情感并举例

    杜鹃和湘竹在古代诗歌表达什么情感并举例

    杜鹃,又名子规。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思念故国、故乡和亲人之情也有比喻忠贞,誓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唐·杜甫《子规》诗“两边山木合,终日子...

    11-16 397 489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