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荀子”的文章 - 第30页
  • 荀子全文及译文

    荀子全文及译文

    荀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哲学家,他的著作《荀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总共分为三十三篇,包括了对政治、教育、伦理、文化等方面的...

    11-20 20 306 教育经验
  • 言要则知行至则仁解释

    言要则知行至则仁解释

    【翻译】:知,通“智”,明智,智慧。说话合乎要领就是明智,行动合乎准则就是仁德。 【出处】:《荀子·子道》:“ 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

    11-20 367 593 教育经验
  • 以父志为志中志是什么意思

    以父志为志中志是什么意思

    (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同本义 志,意也。——《说文》 志,德义之府...

    11-20 799 551 教育经验
  • “生”在文言文里的几种解释的例句

    “生”在文言文里的几种解释的例句

    生,有以下几种用法: 一、对读书人的称呼。如张生、李生等。 二、生活、生存、活着、生命。如:置之死地而后生。草木有生而无知。 三、生疏、疏远。如:自...

    11-20 129 20 教育经验
  • 知明而行无过矣意思

    知明而行无过矣意思

    意思就是: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出自出自战国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

    11-20 506 95 教育经验
  • 君子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意思是: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遇到事情就可以不糊涂,行为也就没有过失。 ...

    11-20 726 897 教育经验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知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知

    知,“智”,智慧。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这句话出自于荀子的《劝学》。 原文节选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

    11-20 234 324 教育经验
  • 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文言文中一般读作dé 一、作动词 得到,获得 找到 得知 捕获 成功;完成 适,合 具备 同“德”,恩惠,感恩 助动词。能,能够 得意,满足 看到 二、作名词 收获,心得...

    11-20 982 504 教育经验
  • 喜欢提问知识就充裕只凭自己见闻就狭小写出相应的名言警句

    喜欢提问知识就充裕只凭自己见闻就狭小写出相应的名言警句

    1、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2、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郑燮 3、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

    11-20 963 278 教育经验
  • 5 名人勤学好问的名言

    5 名人勤学好问的名言

    以下是一些名人勤学好问的名言: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论衡实知篇》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11-20 998 78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