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魏国”的文章 - 第2页
  • 公孙衍为什么称犀首

    公孙衍为什么称犀首

    公孙衍被称为犀首,是因为他在当时以其智慧和聪明才智而闻名,而犀首正是指具有聪明才智和智慧的象征。 公孙衍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他...

    11-24 29 179 教育经验
  • 犀首公孙衍的师傅

    犀首公孙衍的师傅

    是鬼谷子。 公孙衍是战国时期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政治家、外交家,合纵的创始人。也正因为公孙衍的合纵思想,让合纵不断地深入人心,让更多的人接受,并且...

    11-24 513 552 教育经验
  •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的意思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的意思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这句话的意思是:过去尧的德行衰败了,被舜所囚禁。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竹书纪年》,原文如...

    11-24 222 61 教育经验
  • 此间乐不思蜀也什么意思

    此间乐不思蜀也什么意思

    此间乐不思蜀的原意是指,刘禅在蜀国亡国之后,应司马昭的请求赴宴。当司马昭问刘禅,住在魏国的感觉如何时,刘禅回答道,在这里非常快乐,并不思念蜀国。因...

    11-24 982 806 教育经验
  • 阳谋的三大谋略

    阳谋的三大谋略

    阳谋一:二桃杀三士       春秋时期,齐景公麾下有三员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皆是难得一见的猛人,上了战场都是所向披靡的存在。正因为如此,他们...

    11-24 852 178 教育经验
  • 孟子对于利和义在孟子见梁惠王中持有怎样的观点

    孟子对于利和义在孟子见梁惠王中持有怎样的观点

    孟子见梁惠王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原文: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释义: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首先说话了:“老人家这...

    11-24 267 207 教育经验
  • 秦始皇灭六国时六国的君王都是谁

    秦始皇灭六国时六国的君王都是谁

    第一是韩国,韩国国君叫韩废王,即韩王安。第二是赵国,赵国国君叫赵幽缪王,名迁 第三个是魏国,魏国国君魏王假,姓名魏假。第四是楚国,楚国国君楚王负刍...

    11-24 0 780 教育经验
  • 明朝开国共有多少公侯伯爵

    明朝开国共有多少公侯伯爵

    徐达 -魏国公 常遇春 -鄂国公 李善长-韩国公 李文忠 -曹国公 冯胜 -宋国公 邓愈 -卫国公 汤和 -信国公 濮英 -东浪公 傅友德 -颖国公 蓝玉 -凉国公 唐胜宗 -...

    11-24 601 906 教育经验
  • 庞姓最多的名人

    庞姓最多的名人

    庞姓多文臣武将 战国时魏国将军庞涓,与孙膑同学,两人多次斗智。三国时有为刘备出谋划策的凤雏庞统,魏黄门吏部郎庞山民;曹操手下庞德,助曹仁攻关羽;庞...

    11-24 965 336 教育经验
  • 荣国公和宁国公原型

    荣国公和宁国公原型

    荣国公和宁国公都是古代中国的封号,原型分别为历史人物曹操和刘备。 1、 荣国公:荣国公是曹操在东汉末年担任丞相时获得的封号。曹操是中国三国时期魏国的...

    11-24 817 785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