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天下”的文章 - 第151页
  • 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什么意思

    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什么意思

    意思是:(这样)天下的人才能保全他们原本的视觉。 出自庄周的《胠箧》: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

    11-19 808 274 教育经验
  •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孟子说:“这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数吗? 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

    11-19 669 883 教育经验
  • 多则惑少则得全文

    多则惑少则得全文

    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原文好下: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

    11-19 732 782 教育经验
  • 老子的话全文

    老子的话全文

    第 一 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ǎ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

    11-19 477 19 教育经验
  • 不自见与不自伐的区别

    不自见与不自伐的区别

    原文: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n译文:不只是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更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

    11-19 517 514 教育经验
  • 不出于户而知天下全文

    不出于户而知天下全文

    不出于户而知天下《道德经·不出户,知天下》主要指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分析得知事态发展的变化。《吕氏春秋·重言》:“圣人听于无声,视于无形,詹何、田子方...

    11-19 828 601 教育经验
  • 道德经甲乙本原文

    道德经甲乙本原文

    道德经(帛书甲乙本) 下篇 :《道经》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

    11-19 885 864 教育经验
  • 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必作于细全文

    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必作于细全文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道德经· 第六十三章 春秋时期 ·  老子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

    11-19 511 541 教育经验
  • 以其不争不能成其人的意思

    以其不争不能成其人的意思

    老子曰:“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什么意思呢?这话出自《道德经》第66章,它的原文是: 【原文】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11-19 969 253 教育经验
  • 轻诺而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于无难

    轻诺而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于无难

    原文: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

    11-19 781 380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