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事物”的文章 - 第3页
  • 材与不材庄子悟出了什么道理

    材与不材庄子悟出了什么道理

    1、 材与不材庄子悟出了“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道理。 2、 庄子认为,万物的存在是由于它们有一定的形态和属性,但这些形态和属性又是由于它们的无形...

    11-24 769 277 教育经验
  • 是亦因彼的出处是什么

    是亦因彼的出处是什么

    1、意思:事物不仅仅是他本身的样子,也不是他对面的样子,这就是为什么事物既是他本来的样子,也是他应该的样子。 2、出处:原文出自于庄子的《齐物论》。 ...

    11-24 785 161 教育经验
  • 材与不材庄子悟出了什么道理

    材与不材庄子悟出了什么道理

    1、 材与不材庄子悟出了“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道理。 2、 庄子认为,万物的存在是由于它们有一定的形态和属性,但这些形态和属性又是由于它们的无形...

    11-24 278 34 教育经验
  • 观复知常什么意思

    观复知常什么意思

    通过观察事物的周期性、和类比性,就可以明了事物的根本,知晓其内在长存的道理。这是老子对事物的认识论。在《道德经》上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做,吾...

    11-24 67 334 教育经验
  • 有关细细观察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有关细细观察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1、明察秋毫 [míng chá qiū háo] :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

    11-24 977 755 教育经验
  • 至柔至坚的典故

    至柔至坚的典故

    出自《老子·德经·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解释:天下最柔软的事物...

    11-24 513 81 教育经验
  • 达生选自庄子哪一部分

    达生选自庄子哪一部分

    《达生》选自《庄子·外篇》,“达”指通晓、通达,“生”指生存、生命,“达生”就是通达生命的意思。明确提出要摒除各种外欲,要心神宁寂事事释然,可知本篇的宗...

    11-24 791 675 教育经验
  • 盖愿刳形去皮而不可得者

    盖愿刳形去皮而不可得者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事物是无法被完全改变或去除的。例如,时间的流逝、自然界的规律、人类的生老病死等等。 这些事物是我们无法控制和改变的,无论我们如...

    11-24 322 378 教育经验
  • 人才精于道而不是精于物荀子

    人才精于道而不是精于物荀子

    精于物者以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 摘自《荀子·解蔽》。 要求人才精于道义,而非精于物。可见,荀子的思想代表了儒家思想与现实政治的进一步结合。 荀子认为...

    11-24 823 321 教育经验
  • 自其异者而观之,则无往而不异

    自其异者而观之,则无往而不异

    出自北宋苏轼写的《前赤壁赋》,意思是:从事物变易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

    11-24 341 298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