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士人”的文章
  • 古代为什么要把太监叫黄门

    古代为什么要把太监叫黄门

    宫门之内,凡是禁门,皆用黄色,故称黄门。《通典》:“其官给事于黄闼之内,故曰黄门。” 《汉书》说:“罢黄门乘舆。” 汉时黄门官参用士人及宦者,晋以后始专...

    11-27 682 555 教育经验
  • 唐五代行炉特点

    唐五代行炉特点

    唐五代行炉是中国古代炉具的一种,在唐朝和五代时期开始流行。其特点是体积较小、造型简约精致、金属质地细腻光滑。行炉通常由铜或铁制成,装饰多采用铜铜箔...

    11-25 503 136 教育经验
  • 贫者士之宜什么意思

    贫者士之宜什么意思

    \"贫者士之宜\"这句话出自古代儒家经典《论语》,原文为“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此贫者士之宜也”,意思是贫穷而没有怨怼之心是贫穷者士人应该有的品质,富...

    11-23 325 600 教育经验
  • 儒林外史中为什么写泰伯祭

    儒林外史中为什么写泰伯祭

    摘 要:泰伯祠祭礼是《儒林外史》中浓墨重彩的华章,其中寄托了士人阶层对周公制礼作乐的追慕和向往,对古老礼乐文化的复兴。 礼乐教化,农兵安邦蕴藏着几千...

    11-23 742 96 教育经验
  • 行己有耻的典故

    行己有耻的典故

    行己有耻出自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行己有耻」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亭林(炎武)所提倡的为人处事的一个...

    11-22 406 42 教育经验
  • 行己有耻的典故

    行己有耻的典故

    行己有耻出自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行己有耻」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亭林(炎武)所提倡的为人处事的一个...

    11-22 137 192 教育经验
  • 君子之养士,以为民也

    君子之养士,以为民也

    意思就是指贤德的君子收养士人,是为了百姓的利益。 原文 君子之养士,以为民也。《易》曰:圣人养贤,以及万民。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

    11-22 315 879 教育经验
  •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是什意思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是什意思

    意思: 兰花生长在幽谷里面,没有人赏识,一个朋友在东侧的轩中种了些,拿来送我。 出处及原文: 《种兰》 宋朝 苏辙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

    11-21 482 73 教育经验
  • 世卿世禄制度体现了教育的什么特点

    世卿世禄制度体现了教育的什么特点

    世卿世禄制度体现了道德教育特点。 在儒家思想中,修身的目的在治同平天下,伦理道德是以政治为目的的。因此,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在服务于政治。在儒家思想的...

    11-21 808 479 教育经验
  • 宦游人什么意思

    宦游人什么意思

    宦游人释义: 是古代士人为谋取一官半职,离开家乡拜谒权贵、广交朋友的旅游。 宦游,是古代士人为谋取一官半职,离开家乡拜谒权贵、广交朋友的旅游。我国古...

    11-21 946 964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