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劝谏”的文章 - 第2页
  • 关于亡冬的典故

    关于亡冬的典故

    春秋时期,晋献公想要讨伐虢国,就向虞国借路,虞公不听大臣劝谏,答应了。三年后,晋献公再次向虞国借道伐虢,大臣再次劝谏虞公不可借路给晋国,但是虞公不...

    11-20 574 767 教育经验
  • 葴言是什么意思

    葴言是什么意思

    基本解释 1、[admonition]∶规谏劝诫的话。 2、 [Proverbs]∶《圣经·旧约》中的一卷书 详细解释 规谏劝戒之言。《书·盘庚上》:“相时憸民,犹胥顾于箴言。” ...

    11-20 674 997 教育经验
  • 葴言是什么意思

    葴言是什么意思

    基本解释 1、[admonition]∶规谏劝诫的话。 2、 [Proverbs]∶《圣经·旧约》中的一卷书 详细解释 规谏劝戒之言。《书·盘庚上》:“相时憸民,犹胥顾于箴言。” ...

    11-20 350 830 教育经验
  • 卒字头底下一个咸读什么

    卒字头底下一个咸读什么

    我认为卒字头底下一个咸不能组成字。但竹字头底下一个咸组成箴。读作:zhēn。 部 首:竹 笔 画 :15 笔顺名称 : 撇、 横、 点、 撇、 横、 点、 横、 撇、 横...

    11-20 884 409 教育经验
  •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典故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典故

    伯夷叔齐二人都是商朝末年孤竹君的儿子,传说孤竹君临终前立叔齐为继承人,而叔齐却在孤竹君死后让位于伯夷,伯夷不肯接受,二人都争执不过对方,先后投奔到...

    11-20 911 736 教育经验
  • 子产之讽子孔的讽是什么意思

    子产之讽子孔的讽是什么意思

    这里的讽是劝谏、劝说的意思。题目中问到的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文言文集《幼学琼林》,这里记载的是一则春秋战国时期发生在郑国的故事。文中写道,郑国大夫子...

    11-20 348 668 教育经验
  • 君有谏臣,父有诤子

    君有谏臣,父有诤子

    “君有诤臣,不亡其国;父有诤子,不亡其家”,谚语,意思是国君有了能直言劝谏的臣子,国家就不会衰亡;父亲有了能直言劝谏的儿子,家庭就不会破落。 原文:...

    11-20 278 826 教育经验
  • 事君数斯辱矣的斯的意思

    事君数斯辱矣的斯的意思

    话出自《论语·里仁第四 原文: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从字面意思看,子游说:「事奉国君过於频烦琐碎,臣下就会自取其辱。和朋友交...

    11-20 423 542 教育经验
  • 信而后谏什么意思

    信而后谏什么意思

    信而后谏意思是:君子先要得到君主的信任,然后才可以进谏。 “信而后谏”出自《论语》:子张篇。“谏”是进谏、劝谏。君主有过错要劝谏他,但是你要先得到他的信...

    11-20 482 556 教育经验
  • 万章上第九章原文及译文多少字

    万章上第九章原文及译文多少字

    原文 万章问曰:“或曰:‘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秦穆公。’信乎?” 孟子曰:“否,不然。好事者为之也。百里奚,虞人也。晋人以垂棘之璧...

    11-19 29 26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