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道德的根本,伦理的原则。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仁义的行为是不杀数量少的人却杀数量更多的人,这不能称作明白义的根本原则。出自:《墨子·公...
民有三乐:饥者易得食,寒者易得衣,劳者易得息。出自:《墨子· 非乐上》 译文:老百姓有三件高兴的事: 饥饿的人有饭吃, 身上寒冷的人有衣服穿, 劳累过度...
1: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2: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3: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
散人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ǎn rén,指那些平庸无用的人或不为世用的人,也指闲散自在的人。 出处:《墨子·非儒下》:“君子笑之,怒曰:‘散人焉知良儒!’”...
【原文】鲁君谓子墨子曰:“吾恐齐之攻我也,可救乎?” 子墨子曰:“可。 昔者,三代之圣王禹、汤、文、武,百里之诸侯也,说忠行义,取天下;三代之暴王桀、...
读音:tè 1、慝:邪恶;恶念。例句——《庄子.渔父》:“称誉诈伪以败恶人谓之慝。”《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吏无苛政,民无怀慝。” 2、慝:灾害。例句——《国...
天贼基本解释 (1).指违逆天意民心的坏人;巨贼。《墨子·天志中》:“上不利乎天,中不利乎鬼,下不利乎人,三不利无所利,是谓天贼。” 汉 王符 《潜夫论·述赦...
墨子(约前468年-前376年),子姓,墨氏,名翟,春秋末战国初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一说鲁国(今山东滕州木石镇)人,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思想统称为诸子百家,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一、三大显学 三大显学,分别是儒家、墨家,和杨朱学派的道家。 显学是指一时在社会上处于热点...
历史学界至今无法确定墨子的真实姓名,有以下各种说法: 1、墨子姓墨名翟 最传统,最为大众所接受的说法是,墨子姓墨名翟。《吕氏春秋》、《淮南子》、《史...
水利万物而不争,
而万物莫能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