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论语”的文章 - 第69页
  • 邦无道久矣在论语哪一章

    邦无道久矣在论语哪一章

    《论语》一书没有邦无道久矣的经文,有天下之无道久矣的经文。 《论语八佾骨》中 仪封人清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不未尝不得见矣。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

    11-23 507 946 教育经验
  • 斯文的含义

    斯文的含义

    斯文是汉语词汇,读音sī wén ,意思是指很有涵养、文质彬彬,有礼貌、有教养,又优雅,懂得尊重人的意思。 出处 《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

    11-23 571 236 教育经验
  • 儒家十大糟粕思想

    儒家十大糟粕思想

    一、等级观念如附骨之蛆 推崇君权、父权、夫权,提倡愚忠、愚孝、愚节。 在儒家的观念里,君臣父子夫妻,各有其位,等级森严,不容僭越,绝无平等之必要,更...

    11-23 304 154 教育经验
  • 文在其兹意思

    文在其兹意思

    1、意思:文化知识在自己手里。 2、出处“斯文在兹”,语出《论语·子罕第九》:“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

    11-23 756 610 教育经验
  • 过而不吝从善如流是谁的名言

    过而不吝从善如流是谁的名言

    \"过而不吝,从善如流\"是出自《论语》中的一句名言。“过”指指前人已有的成功的经验和成果, “不吝”则强调要能毫不犹豫地使用他人的经验。 “从善”则强调,要...

    11-23 535 428 教育经验
  • “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的出处

    “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的出处

    答:在《论语·季氏篇第十六》中记载着孔子“君子有九思”。 原文如下: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

    11-23 804 989 教育经验
  • 不然对不上号的意思

    不然对不上号的意思

    就是指否则对不上号的意思。 不然的释意: 不如此,不是这样。 《论语·八佾》:“ 王孙贾 问曰:‘与其媚於奥,寧媚於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於天,无...

    11-23 524 969 教育经验
  • 今也或是之亡也句式

    今也或是之亡也句式

    这个句子是宾语前置句,具体来说是宾语在代词复指的条件下前置:为了强调宾语,将宾语置于动词谓语之前,在宾语之后用“之”、“是”等词进行复指。 这句话的意...

    11-23 742 12 教育经验
  • 孔子逆境名言

    孔子逆境名言

    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王肃注:“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悦。”王释“学”与“习”为一义,似专指诵读。 但孔子教人学“...

    11-23 867 821 教育经验
  • 幸免的意思是什么

    幸免的意思是什么

    详细解释 1、谓侥幸避免某种灾祸。语本《论语·雍也》:“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上)论》:“夫道衰则教亏,幸免同乎苟生;...

    11-23 330 496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