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孔子”的文章 - 第74页
  • 孔子有姓施的学生冯

    孔子有姓施的学生冯

    孔子有姓施的学生的。 施之常,春秋时鲁国人,孔子的学生。 施之常(前546 —?),字子恒,春秋末年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身怀贤德,兼通六艺,聪颖...

    11-23 211 802 教育经验
  • 以身为饵请天下君子入局出自哪里

    以身为饵请天下君子入局出自哪里

    论语·八佾篇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

    11-23 169 971 教育经验
  • 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原文孔子说百姓

    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原文孔子说百姓

    孔子并没有直接说过这句话。在《论语·宪问篇》中有一段对话: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曰:“如斯则已,其未尝有之矣。”根据这段对话,可以理解为孔...

    11-23 696 640 教育经验
  • 孔子欲讨齐全文意思

    孔子欲讨齐全文意思

    陈成子弑齐简公,孔子告于鲁哀公,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左传》曰:“孔子请伐齐,公曰:‘鲁为齐弱久矣,子之伐之,将若之何?’对...

    11-23 603 440 教育经验
  • 为什么孔子反对弑君

    为什么孔子反对弑君

    《论语宪问篇》中。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11-23 817 519 教育经验
  • 论语前十章中的哲理

    论语前十章中的哲理

    这一章主要讲的是孔子在日常生活中作人做事的具体表现,小至衣食住行乡亲邻里,大至朝庭国事同僚官员,处处体现着圣人仁德的光辉。 他的一言一行无不符合礼...

    11-23 39 442 教育经验
  • 与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意思相近的话有哪些

    与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意思相近的话有哪些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君子忧虑自己没有能力,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 出自:《论语·卫灵公》 本篇中有名的句子有“...

    11-23 10 990 教育经验
  • 论语12章中,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

    论语12章中,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智、仁、勇是所谓“三达德”,既是道德,又是传统的文化积淀。在孔子看来,君子应是仁、智、...

    11-23 407 957 教育经验
  •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赏析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赏析

    君子使百姓或下属得到好处,自己却无所耗费;安排工作得体得力,百姓和下属没有抱怨;有上进心,却不贪图财利;安详舒泰、平易近人,而不骄傲放肆;庄重威严...

    11-23 578 450 教育经验
  • 君子求道不谋食意思

    君子求道不谋食意思

     此问应为:君子谋道不谋食,意思是:君子谋求的是道而不去谋求衣食。 出自《论语》:卫灵公篇。原文: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

    11-23 763 133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