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孔子”的文章 - 第56页
  • 子曰无违这一段意思

    子曰无违这一段意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这一段是讲孝...

    11-23 982 814 教育经验
  •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的思想观点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的思想观点

    1、赏析 本章提出了“智”、“仁”等重大问题。面对现实,以回答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为中心,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他还提出了“敬鬼神而远之”的主张...

    11-23 304 617 教育经验
  • 君子好学典故

    君子好学典故

    《论语雍也16》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饰,就会显得粗野;文饰多于质朴,就会流于虚浮。文饰与质朴...

    11-23 877 137 教育经验
  • 人能弘道,道亦弘人啥意思

    人能弘道,道亦弘人啥意思

    意思就是人能够使道义发扬光大,道义也能使人修养自身、扩充自己、提高自己。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弘是廓大之意,那么道究竟指什么道?儒家、道家甚...

    11-23 389 354 教育经验
  • 论语第十一章原文

    论语第十一章原文

    11-1、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译文:孔子说:“先学习礼乐,乡下人啊;后来学习礼乐,君子啊。如用的,那...

    11-23 957 179 教育经验
  • 颜渊和子路死后孔子的心情

    颜渊和子路死后孔子的心情

    颜渊和子路是孔子最爱的学生,颜渊就是颜回,孔子对于他们的死是非常悲痛的。 【原文】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

    11-23 464 170 教育经验
  •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出处和含义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出处和含义

    出处: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 含义: 只根据外貌来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 故事 孔子有许许多...

    11-23 6 807 教育经验
  • 与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对应论语12章的哪句

    与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对应论语12章的哪句

    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弟子樊迟问孔子,孔子说,问得好,先把事情做...

    11-23 625 413 教育经验
  • 君子攻其恶,无攻人之恶什么意思

    君子攻其恶,无攻人之恶什么意思

    意思是君子反省自己的缺点,却不攻击别人的缺点。 出自——春秋战国孔子及弟子《论语·颜渊》。 原文: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

    11-23 234 925 教育经验
  • 非礼勿视是什么意思

    非礼勿视是什么意思

    非礼勿视的含义为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看。 出自《论语·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

    11-23 928 156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