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史家鼻祖左丘明(公元前556~公元前451),春秋时鲁国(鲁之附庸小邾国)人,约生于公元前527年(鲁昭公十年),少孔子约二十岁,卒于公元前443年左右(鲁...
这句话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论语·卫灵公篇》。意思是 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但仁德不能保持它,即使得到,也一定会丧失。 不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那百...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注释】 而: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 如礼何:怎样对待礼仪制度。 【翻译】 孔子说:“做人如果...
孔子认为,做到了礼,社会就会兴起仁德的风气,人与人之间便不会冷漠淡然了。 这是孔子说明礼的重要性,虽是好的德行,也要以礼来加以节制,才会没有流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