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孔子”的文章 - 第33页
  • 有谁知道孔子师郯子的由来

    有谁知道孔子师郯子的由来

    郯子(生卒年月不详),已姓,子爵,春秋时期郯国国君,少昊氏后裔。 郯子治郯讲道德、施仁义,百姓心悦诚服,使郯地文化发达,民风淳厚,一些典章制度都继...

    11-24 85 722 教育经验
  • 为政必先放正身的放指的是放纵

    为政必先放正身的放指的是放纵

    为政必先放正身的放不是放纵的意思。 《论语颜渊篇》中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在这章经文中,孔子提出了 执政者,为...

    11-24 0 231 教育经验
  • 兰之悠悠 灼灼其香 众香拱之 悠悠其芳

    兰之悠悠 灼灼其香 众香拱之 悠悠其芳

    这句话的意思是:兰花开时,在远处仍能闻到它的幽幽清香;如果没有人采摘兰花佩戴,对兰花本身有什么损伤呢。 出处:《幽兰操》又名《猗兰操》,最早相传是...

    11-24 782 435 教育经验
  • 《孔子围于陈蔡之间》原文

    《孔子围于陈蔡之间》原文

    孔子围于陈蔡(庄子·山木》)原文及翻译[原文]孔子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1)。 大公任往吊之曰(2):“子几死乎?”曰:“然”。“子恶死乎?”曰:“然。”任曰:“...

    11-24 538 19 教育经验
  • 六老而不死是哪六老

    六老而不死是哪六老

    六老而不死,是为贼 六的意思是六十,古代六十已经是很大的年纪了,却无礼义道德。大概各位也猜出了这句话啥意思,就是活得久了,就是十分不好的了。老了没...

    11-24 0 773 教育经验
  • 《庄子·天道》中体现了怎样的人文精神

    《庄子·天道》中体现了怎样的人文精神

    虚静无为是“万物之本”,人世间的帝王应效法天道,无为而治。但同时,庄子又认为天道和人道都有尊卑先后,人的伦理秩序有存在的合理性。其思想前后有些矛盾。...

    11-24 0 748 教育经验
  •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说明了什么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说明了什么

    释义: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出处:春秋·孔子弟子《论语·述而》 原文:叶公问孔...

    11-24 0 529 教育经验
  • 如何理解孔子的礼

    如何理解孔子的礼

    如何理解孔子的礼 道德经有言:“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失道德而后...

    11-24 371 906 教育经验
  • 孔子因材施教原文及译文

    孔子因材施教原文及译文

    原文: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

    11-24 0 522 教育经验
  • 子贡有什么可贵品质

    子贡有什么可贵品质

     子贡学绩上的优异,首先体现在他的“言语”水平的高超上。《论语·先进》说:“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文...

    11-24 0 224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