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孔子”的文章 - 第262页
  • 子路曾西冉有公西华侍坐的原文和译文

    子路曾西冉有公西华侍坐的原文和译文

    原文: 子路、曾皙(zēng xī)、冉(rǎn)有、公西华(huá)侍(shì)坐。 子曰:“以吾(wú)一日长(zhǎng)乎尔,毋(wú)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

    11-20 416 551 教育经验
  • 子路曾西冉有公西华侍坐的原文和译文

    子路曾西冉有公西华侍坐的原文和译文

    侍坐 【原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

    11-20 965 664 教育经验
  • 子路曾西冉有公西华侍坐的原文和译文

    子路曾西冉有公西华侍坐的原文和译文

    原文: 子路、曾皙(zēng xī)、冉(rǎn)有、公西华(huá)侍(shì)坐。 子曰:“以吾(wú)一日长(zhǎng)乎尔,毋(wú)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

    11-20 142 413 教育经验
  • 聆音察理鉴貌辨色的意思

    聆音察理鉴貌辨色的意思

    意思就是留意观察别人的话语和神情,多指揣摩别人的心意。 读音:chá yán guān sè。 引证:战国孔子弟子著《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

    11-20 620 544 教育经验
  • 孔子喟然叹曰的原因

    孔子喟然叹曰的原因

    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表达了对曾晳勾勒出的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的赞同,这一景象既符合儒家礼义之邦的治国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隐含的出世隐居心态,深深地感...

    11-20 12 711 教育经验
  • 察其所安的历史典故

    察其所安的历史典故

    孔子在这里讲的是观察人的道理。怎样考察一个人的品行、才干、能力? 孔子说要“视其所以”,看他的动机、目的;“观其所由”,看他的来源,整个行动的经过;“察...

    11-20 128 279 教育经验
  • 柴也愚参也愚教学原则

    柴也愚参也愚教学原则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高柴过于实在,曾参不够聪颖,子张过于理想,子路过于直率。 1、出处 出自《论语》。 2、赏析 本章是孔子对他的学生高柴...

    11-20 298 382 教育经验
  • 论语第十一章原文

    论语第十一章原文

    11-1、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译文:孔子说:“先学习礼乐,乡下人啊;后来学习礼乐,君子啊。如用的,那...

    11-20 470 184 教育经验
  • 孔子与长沮桀溺以及楚狂接舆有什么不同

    孔子与长沮桀溺以及楚狂接舆有什么不同

    政治思想上的不同 1、孔子在政治上抱着一种乱邦不入乱邦不居的态度,也就是他会摒弃与自己政见不和的当权者,但不是完全的出世。 他实际上对于三代的礼乐宗...

    11-20 172 283 教育经验
  • 幼而不孙弟的读音

    幼而不孙弟的读音

    读音yòu ér bù sūn tì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注释: 原壤:鲁国人,孔子的老朋友。夷俟.伸腿蹲着等...

    11-20 712 243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