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孔子”的文章 - 第23页
  • 吾得而食诸的诸是什么意思

    吾得而食诸的诸是什么意思

    诸:\"之乎”的合音。 “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的意思是“您说得太好了。如果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

    11-24 151 28 教育经验
  • 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什么意思

    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什么意思

    1、“志于道”,可以解释为形而上道,就是立志要高远,要希望达到的境界。这个“道”就包括了天道与人道,形而上、形而下的都有。这是教我们立志,最基本的,也...

    11-24 908 746 教育经验
  •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翻译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翻译

    译文: 中庸这种道德,该是最高的境界了,人们已经缺乏它太久了。 出处: 春秋·孔子《雍也》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11-24 980 259 教育经验
  • 荀子仁政思想

    荀子仁政思想

    1、 荀子的思想偏向于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主张人性有恶,须有由圣王及礼法的教...

    11-24 0 538 教育经验
  • 儒家思想尊长幼的原因

    儒家思想尊长幼的原因

    真正讲尊卑的是道家的庄子。庄子·天道的原文: “君先而臣从,父先而子从,兄先而弟从,长先而少从,男先而女从,夫先而妇从。夫尊卑先后,天地之行也,故圣...

    11-24 0 817 教育经验
  • 纲常失序祸起萧墙原文

    纲常失序祸起萧墙原文

    “祸起萧墙”这一典故出版于《论语·季氏》。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zhuān)臾。冉有、季路(两人是孔子的弟子,也是季氏的臣子)见于孔子,曰...

    11-24 263 118 教育经验
  • 必有近忧的前一句话是什么

    必有近忧的前一句话是什么

    前一句是:人无远虑。整句是: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出自:《论语 卫灵公》 原文选段: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

    11-24 0 459 教育经验
  • 求遗簪坠履的解释

    求遗簪坠履的解释

    成语 遗簪坠屦 发音 yí zān zhuì jù 解释 遗:遗失;坠:掉落;屦:鞋子。掉落的簪和鞋子,比喻旧物。后指不忘旧友叫“不弃遗簪坠屦”。 出处 《北史·韦夐传》...

    11-24 407 199 教育经验
  • 忄加旬念什么字

    忄加旬念什么字

    恂 xún 相信:“且恂士师之言可也”。 畅通:恂达。 〔恂恂〕a.担心的样子,如“吾恂恂而起,视其缶”;b.谦恭谨慎的样子,如“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

    11-24 850 778 教育经验
  • 论语前十章中的哲理

    论语前十章中的哲理

    这一章主要讲的是孔子在日常生活中作人做事的具体表现,小至衣食住行乡亲邻里,大至朝庭国事同僚官员,处处体现着圣人仁德的光辉。 他的一言一行无不符合礼...

    11-24 246 309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