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
述而第七》 此篇以“述而”为篇名,讲的是孔子的教与学。我们不妨可以把这一篇看作是孔子的人生自述。“不作”意指创作,我理解孔子“述而不作”既是孔子谦虚的说...
“蹈水之道”说明做任何事情只有按照客观规律行动,从而才能完全驾驭它。 此典出自《庄子·达生》:“孔子从而问焉,曰:‘吾以子为鬼,察子则人也。请问,蹈水有...
1、\"子欲子之王善与中\"的善是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即\"学习到掌握的程度,能取得一定的实践效果,产生内心的喜悦和满足\"。2,在古代,\"子欲子之...
“仁义在身,而色不伐”的意思是一个人若有仁义之心,就不会自我夸耀。这句话出自于春秋时期孔子的《孔子家语·五仪解》,其原文为:所谓君子者,言必忠信,而...
于斯二者何先出自春秋孔子所著的《论语·颜渊》。 斯的意思是“这”。 原文节选如下: 论语·颜渊 春秋孔子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
答:岌岌可危。 详细解释: 发音:jí jí kě wēi 释义: 岌岌:山高陡峭,就要倒下的样子。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扩展资料: 出处: 《孟子·万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