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孔子”的文章 - 第214页
  • 虽千万人吾亦往矣这句话有错吗

    虽千万人吾亦往矣这句话有错吗

    现在人多以为这句话是面对千军我也要上的感觉。 我小时候也非常喜欢这句。不止这句,有很多古文原句被曲解错译然而特别受欢迎的,主要因为两千年前的文字不...

    11-20 206 257 教育经验
  • 孔子与盗跖对话原文

    孔子与盗跖对话原文

    孔子再拜而前,曰:你所谓的“眼睛想看到色彩,耳朵想听到声音,嘴巴想尝到味道,志气想得到满足”,难道可以不通过道德仁义来实现吗?况且你又是怎么成为天下...

    11-20 158 41 教育经验
  • 孔子每事必问的启示

    孔子每事必问的启示

    读了勤学好问的孔子这个故事,得到的启示:学习要吃苦,勤奋,钻研,而且好问。只有这样,才能学所成。历代有学问的人都是如此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

    11-20 758 990 教育经验
  •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注释】莫字有两解:一,无义。言人不能出不由户,何故无人由道而行。另一解,莫,非义。谓何非由此道,即谓人生日...

    11-20 873 976 教育经验
  • 而必为之辞而的意思

    而必为之辞而的意思

    而必为之辞,“而”在这里做连词,起到顺,递进的作用,可以翻译为,又。 原句为:“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翻译为:君子厌恶那些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

    11-20 37 806 教育经验
  • 庄子佝偻者承蜩解释

    庄子佝偻者承蜩解释

    原文】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1),犹掇之也(2)。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 曰:“我有道也。 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3);累三而不坠...

    11-20 567 874 教育经验
  • 老而不死是为贼原文

    老而不死是为贼原文

    这句话用于责骂老而无德行者,出自《论语·宪问》,“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上文翻译为白话的意思: ...

    11-20 531 153 教育经验
  • 为国羽翼如林之盛是什么意思

    为国羽翼如林之盛是什么意思

    为国羽翼如林之盛意思是在唐尧和虞舜之间及周武王这个时期,人才是最盛了。出自《论语·泰伯》。 原文: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

    11-20 786 846 教育经验
  • 季氏将伐颛臾一词多义整理

    季氏将伐颛臾一词多义整理

    《季氏将伐颛臾》是选自《论语》中的一篇散文,文中记述了孔子和冉有的一场对话,集中讨论鲁国贵族季氏企图发动战争,攻打小国颛臾的问题,明确表达孔子反对...

    11-20 593 967 教育经验
  • 庄子·山木的原文

    庄子·山木的原文

    庄子·山木由各自独立的九则寓言故事组成,每则寓言故事的主旨不尽相同,但大体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体验和感悟,不乏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

    11-20 622 600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