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孔子”的文章 - 第169页
  • 论语第五章公冶长原文及赏析

    论语第五章公冶长原文及赏析

        【原文】5.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译文】孔子谈到公冶长这个人时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尽管他正在服刑...

    11-21 975 507 教育经验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什么意思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什么意思

    意思:聪明且爱好学习,不认为向比自己差的人请教问题是件可耻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他死后谥号被称做“文”的原因。 出自 《论语·公冶长》第五篇:子贡问曰:“...

    11-21 526 59 教育经验
  • 三不欺的典故

    三不欺的典故

    最早的“三不欺”典故,出自于春秋、战国时期,涉及三个人物。《史记·滑稽列传》“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 第一个...

    11-21 606 769 教育经验
  • 游物外解释

    游物外解释

          游物外即是游心物外,意思是说人应追求遗世独立,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累,将心不拘泥于物的本身,更深层次的往物以外更深层次去研究修行,才能断绝一...

    11-21 413 128 教育经验
  • 进不隐贤必以其道全文

    进不隐贤必以其道全文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

    11-21 380 39 教育经验
  • 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出自哪里

    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出自哪里

    出自《论语》。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后人演变而来。《大国学小经典儿童经典读本-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集而成,是记载孔子言行的...

    11-21 98 368 教育经验
  • 庄子·山木的原文

    庄子·山木的原文

    庄子·山木由各自独立的九则寓言故事组成,每则寓言故事的主旨不尽相同,但大体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体验和感悟,不乏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

    11-21 885 525 教育经验
  • 形容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的成语

    形容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的成语

    似是而非,汉语成语,拼音是sì shì ér fēi,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出自《庄子·山木》。 释义 似:像;是:对;非:不对。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 出处 ...

    11-21 638 405 教育经验
  • 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全文译文

    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全文译文

    本篇仍主要是讨论处世之道。篇内写了许多处世不易和世事多患的故事,希望找到一条最佳途径,而其主要精神仍是虚己、无为。 全文分为九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其...

    11-21 229 871 教育经验
  • 筚路蓝缕弦歌不辍的意思

    筚路蓝缕弦歌不辍的意思

    筚路蓝缕弦歌不辍这个词的意思是: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道路,创业的艰苦。以琴瑟伴奏而歌诵,保持教化育人的精神。出自《庄子·秋水》...

    11-21 688 554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