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箜篌”的文章 - 第8页
  • 渡河而死其奈公何全文

    渡河而死其奈公何全文

    1、全文如下: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 2、解析说明如下: 公无渡河又作《箜篌引》,《相和歌辞》之一。据崔豹《古今注》记载,一天早晨...

    11-18 842 317 教育经验
  • 一母同胞兄弟感情诗句

    一母同胞兄弟感情诗句

    1、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箜篌谣》 2、忽忆故人今总老。——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3、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戴叔伦《客夜与故人...

    11-18 120 242 教育经验
  • 形容国风乐器

    形容国风乐器

    1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犹有两行闲泪,宝筝前。 3、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4、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5、羌...

    11-18 692 761 教育经验
  • 过家门而三不入诗句

    过家门而三不入诗句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

    11-18 237 788 教育经验
  • 刘兰芝几岁会弹奏

    刘兰芝几岁会弹奏

    十五岁。因为原诗是这样说的:“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焦仲卿和刘兰芝是一对十分恩爱的美满夫妻。他...

    11-18 803 736 教育经验
  • 错待佳人的古诗词

    错待佳人的古诗词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

    11-18 225 62 教育经验
  • 箜篌引作曲

    箜篌引作曲

    箜篌引》或称《箜篌谣》,是有记载的最早的一首由朝鲜传入我国的民歌。“箜篌”是一种弦乐器,形似今天的“竖琴”。这首《公无渡河》据《乐府诗集》卷二十六引晋...

    11-18 771 669 教育经验
  • 李凭箜篌引中的引是什么意思

    李凭箜篌引中的引是什么意思

    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引”是——是古代乐府诗体裁的名称。箜篌和引是分开来的 箜篌是乐器 引是一种文体 歌行体 总体来说 这首诗是一首歌行体的乐府诗 前面所...

    11-18 991 533 教育经验
  • 描写“箜篌”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箜篌”的诗句有哪些

    1、《李凭箜篌引》唐代: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

    11-18 46 38 教育经验
  • 方寸之间的近义词反义词同义词

    方寸之间的近义词反义词同义词

    近义词:弹丸之地,反义词:五湖四海,同义词:立锥之地 方寸之间,形容人心的存放空间位置。方寸之间一词出自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创作的《箜篌谣》,《箜...

    11-18 20 632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