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格物致知”的文章
  • 荆门外校校训

    荆门外校校训

     学校校训:“格物致知、躬行践履”“自觉、自立、自重、自得、自成”“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格物致知”意即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11-25 244 158 教育经验
  •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原文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原文

    原文: 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翻译: 忽然在半夜突然顿悟格物致知的要旨...

    11-22 563 472 教育经验
  • 五福的名字

    五福的名字

    格物致知“寿”白 西金义 第一福是“长寿”,命运长久而且福寿绵长。 治国“福”红 南火礼 第二福是“富贵”,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 修身齐家“禄”青 东木仁 第三福...

    11-21 410 966 教育经验
  • 王阳明心学字诀

    王阳明心学字诀

    心学四诀来自于王阳明的王门四句教,具体内容包括: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王阳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思想...

    11-19 865 681 教育经验
  •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原文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原文

    原文: 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翻译: 忽然在半夜突然顿悟格物致知的要旨...

    11-19 510 866 教育经验
  • 王阳明心学字诀

    王阳明心学字诀

    心学四诀来自于王阳明的王门四句教,具体内容包括: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王阳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思想...

    11-19 804 529 教育经验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的话解释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的话解释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囚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

    11-18 719 571 教育经验
  • 王阳明心学字诀

    王阳明心学字诀

    心学四诀来自于王阳明的王门四句教,具体内容包括: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王阳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思想...

    11-18 718 55 教育经验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行文思路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行文思路

    答案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即实验)。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

    11-15 951 465 教育经验
  • 王阳明心学字诀

    王阳明心学字诀

    心学四诀来自于王阳明的王门四句教,具体内容包括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王阳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思想主...

    11-15 474 528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