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公孙”的文章 - 第50页
  • 法者所以爱民也原文

    法者所以爱民也原文

    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商君书·更法》) (法度是为了惠及百姓,礼制是为了方便做事...

    11-19 78 426 教育经验
  • 敦艮的读音

    敦艮的读音

    dungen 敦[dūn] 1、 厚道 敦厚。 2、 诚恳 敦聘。 敦[duì] 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敦[dūn] 〈形〉 1、 (形声。从“攴”,表示与以手持械的动作有关。本义:投掷) 2...

    11-19 369 403 教育经验
  •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出处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出处

    与邻为善,意思是与邻居友好相处 出自《孟子 公孙丑上》,其原文如下: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

    11-19 512 226 教育经验
  • 人为什么要做孽

    人为什么要做孽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表示一个人如果自招灾祸,是没有办法逃避的。它的原话是“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与”咎由自取“、”自取灭亡“...

    11-19 710 368 教育经验
  • 天作孽不可违的意思

    天作孽不可违的意思

    古人云,“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意思是说,对于自然灾害还可以避免,但若为人自己造孽,出了后果必由自己来承受。 出处: 《尚书·太甲(中)》...

    11-19 935 225 教育经验
  • 唯恐避之不及是出自哪里

    唯恐避之不及是出自哪里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也。”赵岐注:“与乡人立,见其冠不正,望望然,惭愧之貌也,去之恐其污己也...

    11-19 626 387 教育经验
  • 什么避之的成语

    什么避之的成语

    1‘’避之若浼‘’ [bì zhī ruò měi]指躲避惟恐不及,生怕沾污了自身。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也。”...

    11-19 132 998 教育经验
  • 避而不及是成语吗

    避而不及是成语吗

    不是,成语一般说作避之不及。 避之不及的意思:指躲避惟恐不及,生怕沾污了自身。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

    11-19 129 511 教育经验
  • 避之若浼的意思及读音

    避之若浼的意思及读音

    拼音 [bì zhī ruò měi] 释义 指躲避惟恐不及,生怕沾污了自身。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也。”赵岐...

    11-19 961 836 教育经验
  • 传的大写是什么

    传的大写是什么

    答: 传的大写是:CHUAN 传(chuán) 2、出处:速于置邮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 3、诠释: (1)转(zhuǎn)授,递:传递。传输。 (2)推广,散布:宣...

    11-19 327 976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