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公孙”的文章 - 第23页
  • 唯恐避之不及是出自哪里

    唯恐避之不及是出自哪里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也。”赵岐注:“与乡人立,见其冠不正,望望然,惭愧之貌也,去之恐其污己也...

    11-21 981 1 教育经验
  • 不能者贼其君者也贼什么意思

    不能者贼其君者也贼什么意思

    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这句话的中的“贼”,属于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中的名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暴弃”,这句话出自战国时期儒家经典著作《孟子   公孙丑...

    11-21 61 508 教育经验
  • 以仁治国的意思

    以仁治国的意思

    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 第一、亲民.孟子主张统治者要“与百姓同之”,“与民同乐”. 第...

    11-21 580 149 教育经验
  • 请随便给我找一首杜甫的诗

    请随便给我找一首杜甫的诗

    武侯庙 遗庙丹青古 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 不复卧南阳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规雁 东来万里客 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 高高正...

    11-21 551 350 教育经验
  • 出类拔萃下一句诗

    出类拔萃下一句诗

    出类拔萃,下一句必成大器。出类拔萃:意指才干实力能力大大高出同类而拔尖。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申指同类丛聚。后以“出类拔萃”形...

    11-21 405 875 教育经验
  • 表示厉害的歇后语

    表示厉害的歇后语

    出类拔萃。 表示厉害,意即文武双全、八斗之才、口若悬河、盖世无双,与出类拔萃有异曲同工之妙。 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

    11-21 700 528 教育经验
  •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原文】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

    11-21 530 980 教育经验
  • 虽千万人吾往矣原文

    虽千万人吾往矣原文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 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 曰:“是不...

    11-21 961 348 教育经验
  • 虽万千里吾往已是什么意思

    虽万千里吾往已是什么意思

    道(真理)在的地方,纵然面对万千人(意即很多人)都反对,我也勇往直前。 \"虽千万人,吾往矣\"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原文 《孟子•公孙丑上》说: \"北宫黝之...

    11-21 594 91 教育经验
  • 以仁治国是谁提的

    以仁治国是谁提的

    是孟子提出的。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 第一、亲民.孟子主张统治者要“与百姓同之”...

    11-21 384 617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