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国君”的文章 - 第32页
  • 不使大臣怨乎不以己的意思

    不使大臣怨乎不以己的意思

    意思就是指不使大臣怨恨没有被任用。 这句话出自于《论语》:微子篇。 原文节选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

    11-20 905 978 教育经验
  • 论语前十章中的哲理

    论语前十章中的哲理

    这一章主要讲的是孔子在日常生活中作人做事的具体表现,小至衣食住行乡亲邻里,大至朝庭国事同僚官员,处处体现着圣人仁德的光辉。 他的一言一行无不符合礼...

    11-20 500 563 教育经验
  • 孔子三天不食肉怎么办

    孔子三天不食肉怎么办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参加国家祭祀典礼,分到的祭肉(当天就食用)不放过夜。一般祭肉的留存不超过三天。放超过了三天,就不吃...

    11-20 680 301 教育经验
  • 论语前十章中的哲理

    论语前十章中的哲理

    这一章主要讲的是孔子在日常生活中作人做事的具体表现,小至衣食住行乡亲邻里,大至朝庭国事同僚官员,处处体现着圣人仁德的光辉。 他的一言一行无不符合礼...

    11-20 176 102 教育经验
  • 先秦大臣对国君称呼

    先秦大臣对国君称呼

    说到“君”呢,简单地说一下,先秦时代人们一般管别国的国君称“寡君”,管自己的国君称“君上”或者“主君”,在楚国可以直接称“大王”。战国时期,大家国君从公、侯...

    11-20 954 31 教育经验
  • 夫子为卫君乎解释

    夫子为卫君乎解释

    答: 冉有曰:“夫子为①卫君②乎?”子贡曰:“诺③,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④,又何怨!”出曰:“...

    11-20 484 984 教育经验
  • 论语前十章中的哲理

    论语前十章中的哲理

    这一章主要讲的是孔子在日常生活中作人做事的具体表现,小至衣食住行乡亲邻里,大至朝庭国事同僚官员,处处体现着圣人仁德的光辉。 他的一言一行无不符合礼...

    11-20 804 255 教育经验
  • 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是什么意思

    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是什么意思

    《论语》中有这样的记述: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子路》第十章)(孔子说:假如有人用我来治理国家,一年就差不多了,三年可以有成效...

    11-20 918 270 教育经验
  • 关于管仲奢俭的文言文课文

    关于管仲奢俭的文言文课文

    1、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仲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

    11-20 577 138 教育经验
  • 孔子对管仲作出了怎样的评价

    孔子对管仲作出了怎样的评价

    《论语》中,孔子曾这样评价管促仲,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

    11-20 899 891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