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父子”的文章 - 第3页
  •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其中三词客是谁,八大家是谁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其中三词客是谁,八大家是谁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词客为:北宋苏洵、苏轼、苏辙;这是对苏轼、苏辙、苏洵三父子在文坛上的成就的褒奖。 八大家为:唐代的韩愈、柳宗...

    11-20 748 154 教育经验
  • 孔子如何教导自己的学生与人相处

    孔子如何教导自己的学生与人相处

    中国圣哲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关于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可以分成三个层次,一是基础原则,二是指导原则,三是具体原则。 基础原则就四个字,“仁者爱人"...

    11-20 768 185 教育经验
  • 孔子的等级观念强调什么

    孔子的等级观念强调什么

    《论语颜渊篇》中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在这章经...

    11-20 231 421 教育经验
  • 袁氏世范原文解析

    袁氏世范原文解析

    1、《袁氏世范》内容分为睦亲、处已和治家三部分,主要讲述读书修身、尊老爱幼、人伦纲常、治家理财、处世方式等多方面的道理。该书语言通俗平易,娓娓道来...

    11-20 481 587 教育经验
  • 五纲六常是谁说的

    五纲六常是谁说的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 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

    11-20 852 248 教育经验
  • 为人准则的作用

    为人准则的作用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名教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即名份,教即...

    11-20 140 438 教育经验
  • 孔教三纲是谁提的

    孔教三纲是谁提的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

    11-20 12 324 教育经验
  • 古代三纲五常中三钢不包括

    古代三纲五常中三钢不包括

    兄为弟纲不属于三纲。 关于三纲的涵义,朱熹指出,“三纲者,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之中,“父为子纲”是基础,而它所要求的社会规范就是孝敬,...

    11-20 65 874 教育经验
  • 伦德理道德三纲五常的是

    伦德理道德三纲五常的是

    伦德理道德三纲、五常两词,出自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 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期的孔子。 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

    11-20 708 3 教育经验
  • 易子而教全文及译文

    易子而教全文及译文

    原文 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

    11-19 677 206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