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敌人”的文章 - 第9页
  • “胜可知而不可为”与“胜可为也”是什么意思

    “胜可知而不可为”与“胜可为也”是什么意思

    胜可知而不可为:胜利与否可以由我们来推导,但是决定胜利的因素却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 胜可为也:胜利的因素我们可以左右。 “胜可知而不可为”出自《孙子兵...

    11-23 859 366 教育经验
  • 先胜而后战什么意思

    先胜而后战什么意思

    “先胜而后求战”,是古代作战指导原则。意味着胜利的军队,总是在有胜利的把握后寻求与敌人战斗,而失败的军队总是先与敌人战斗,然后寻求侥幸获胜。就是做好...

    11-23 0 708 教育经验
  • 什么指出善用兵法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什么指出善用兵法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孙子说:从前善于打仗的人,总是先创造条件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捕捉战机攻胜敌人。 不可胜在己,可胜...

    11-23 784 640 教育经验
  • 孙子兵法十则围五则攻

    孙子兵法十则围五则攻

    《孙子兵法》说: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 所以用兵的法则,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他们,有五倍(...

    11-23 58 714 教育经验
  • 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含义

    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含义

      一、“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关键时候,字不能用错。尤其孙子兵法这样惜墨如金的兵书著作,更不能错半个字。 二、字面理解。即:在防御作战中,任何地方...

    11-23 980 308 教育经验
  • 用兵四治译文原文

    用兵四治译文原文

    用兵四治 【原文】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

    11-23 334 269 教育经验
  • 先为不可胜是指作战时

    先为不可胜是指作战时

    先为不可胜,语出《孙子兵法》,孙子这句话说的意思是,善于指挥作战的人,先要做到不会被敌人战胜,然后待机战胜敌人。 中文名先为不可胜 来源出处 《孙子...

    11-23 0 151 教育经验
  • 以己之不败待敌之可胜

    以己之不败待敌之可胜

    是的。这是《孙子兵法》中的思想,要想战胜敌人,首先不要想自己怎么打败敌人而是先谋划自己怎么才能不败,只有在自己不失败的前提下,策划不让敌人取胜,弱...

    11-23 918 599 教育经验
  • 善之善者也全文

    善之善者也全文

    这句话的原话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出自孙子兵法,充分体现了孙子对战争本质和手段的深刻认识。 战争目的是使得国泰民安,或者以战争夺取财物以满...

    11-23 772 466 教育经验
  • 用兵之法十则

    用兵之法十则

    根据用兵规律,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歼灭敌人,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猛烈进攻敌人,有多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分割消灭敌人,有与敌相当的兵力则可以抗击,...

    11-23 117 95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