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臣子”的文章 - 第2页
  • 虽有粟,吾得而食诸的言下之意是什么

    虽有粟,吾得而食诸的言下之意是什么

    齐景公问政於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齐国在...

    11-23 472 86 教育经验
  • 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出处

    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出处

    隋唐裴矩传翻译赏析及原文。 君主英明臣子就会正直。裴矩谄媚于隋朝而忠诚于唐朝,不是他的本性发生了变化。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奸伪...

    11-22 231 819 教育经验
  • “青蝇白璧”是什么意思啊

    “青蝇白璧”是什么意思啊

    词 目 白璧青蝇 r r 发 音 bái bì qīng yíng r r 释 义 白璧:洁白的玉,比喻清白的人。青蝇:比喻佞人。比喻善恶忠佞。 r r 出 处 唐·陈子昴《胡楚真禁所》...

    11-22 229 436 教育经验
  • 君不贤臣子奔他邦全诗

    君不贤臣子奔他邦全诗

    出自《三纲五常》。 原文: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为父望。 译文:国君是臣子的准则,国君于无...

    11-21 713 949 教育经验
  • 侍从怎么称呼皇子

    侍从怎么称呼皇子

    一般来说得看朝代!古时在皇室,皇子即子亦臣,所以皇子会称自己为儿臣。从清以前,基本都称为父皇,可以理解为即是父亲又是皇帝,与儿臣相对应~满清时称皇...

    11-20 232 325 教育经验
  • 君忧臣恐君辱臣死典故

    君忧臣恐君辱臣死典故

    出自:春秋末鲁国的左丘明《国语·越语下》:“臣闻之,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 意思是君王有烦忧的事,就是做臣子的耻辱,君王受到侮辱,就是做臣子...

    11-20 273 321 教育经验
  • “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出自哪里

    “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出自哪里

    “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出自孔子的《孝经》。大概意思是:古代天子有几个敢于直言上谏的臣子,这里的七并不一定是代表七个,而是指几个或者很多的意思。 全文...

    11-20 605 762 教育经验
  • 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的意思

    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的意思

    意思就是:作为国家的臣子不忠诚,也就是当儿子的不孝顺。 出自《田子为相》: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 ...

    11-20 242 490 教育经验
  • 为什么武则天最后又把江山还给了李家

    为什么武则天最后又把江山还给了李家

    晚年遭遇的政变,以张柬之等人为首的臣子,他们发动政变就是为了迫使武则天将政权还给李唐。 解读: 武则天时期,大量李唐宗室,与那些拥护唐朝的臣子遭到杀...

    11-20 170 466 教育经验
  • 真理被世俗淹没事例

    真理被世俗淹没事例

    《庄子》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亲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则世俗谓之不肖子;君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则世俗谓之...

    11-20 533 291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