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词性”的文章 - 第4页
  • 刑人唯恐不胜词类活用

    刑人唯恐不胜词类活用

    “刑人唯恐不胜”中的“刑”本是名词,指刑法,刑律等,在句中带上了宾语“人”,能够支配宾语的词只能是动词,可见“刑”的词性发生了变化,由名词变为动词,意思也...

    11-20 883 579 教育经验
  • 常思量的意思和含义

    常思量的意思和含义

    答:常思量的意思和2层含义如下: 1、常思量(sī liang)是指考虑 、想念的方言词.词性是中性词. 2、近义词:怀念、想念、考虑、思念、忖量、牵挂、忖思、思虑...

    11-20 717 620 教育经验
  • 翠嶂对仗哪些词

    翠嶂对仗哪些词

    翠嶂可以对仗以下词语: 1、 青嶂、 2、 嶂、 3、 翠、 4、 山、 5、 峰、 6、 峦、 7、 碧嶂。 以上仅为一些可以与翠嶂对仗的词语,当然对仗还要考虑平仄、...

    11-20 851 710 教育经验
  • 共学共勉什么意思

    共学共勉什么意思

    共学共勉意思是一起学习互相鼓励。共学共勉属动词性复合词组,学指学习活动,勉指勉励、鼓励、激励之意。共学共勉用于形容莘莘学子再合适不过了。大家在一起...

    11-20 768 360 教育经验
  • 佞人可以做主语吗

    佞人可以做主语吗

    佞人,语出《论语·卫灵公》,“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后用指花言巧语,阿谀奉承之人。 从词性看,佞人,是名词性,可以做主语。《论语》这句“佞...

    11-20 555 43 教育经验
  • 什剎海的刹字正确读音

    什剎海的刹字正确读音

    什刹海的刹读 ◎ 刹 chà 〈名〉 (1) (形声,从刀,杀声。梵语刹多罗的省称。本义:土或土田,国土) (2) 同本义 [land;world]。如:刹土(佛教语。田土;国土) (3) 指...

    11-20 78 224 教育经验
  • 假舟楫者古今异义

    假舟楫者古今异义

    《劝学》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的“假”意思是动词,凭借。所以是古义。后来“假”逐渐转移为“假期”和“真假”的“假”,不仅古义消失了,词性也由原来的动词转移为...

    11-19 396 210 教育经验
  • 具告以事词类活用

    具告以事词类活用

    没有词类活用。 这句应该是承前省略了主语,没有宾语(宾语可以没有的),谓语是“告”,有谓语可以构成句子。既然是句,则可以依据它判断各词在句中的词性,对...

    11-19 466 816 教育经验
  • 惬意每时添  的意是动词性

    惬意每时添 的意是动词性

    不是动词性。“惬意每时添”可能是一句诗句或者日常用语,但是其中的“惬意”的词性是形容词,不是动词,因此整个短语也不是动词性的。“惬意”是一个形容词,表示...

    11-19 18 12 教育经验
  • 梦啼妆泪红阑干解释手法

    梦啼妆泪红阑干解释手法

    “梦啼妆泪红阑干”是一个典型的形容词性修饰语串,由四个形容词性修饰语依次修饰一个名词“眼”。这个串具有浓郁的文艺风格,通常用于描绘耐人寻味的文艺、感性...

    11-19 583 781 教育经验